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实用教案 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11: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句就说:“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唐伯虎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唐伯虎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撸起袖子,欲围上来。紧接着,便听到唐伯虎说:“偷来蟠桃献母亲!”儿孙一听,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作得好。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只有四句一起看,才能发现这是首赞美诗。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求甚解》就是批驳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的现象。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作家。60年代初,以“马南邨”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主要著作有《燕山夜话》《邓拓诗词选》等。

2.文体知识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常用的驳论方法有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等。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不求甚解(shèn) .王粲(càn) .豁然(huò) .

(2)词语释义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豁然贯通:一下子完全搞通了。豁然,开阔或通达的样子。 ..(3)词语辨析

“不求甚解”和“囫囵吞枣”都有“不深入理解”的意思。“不求甚解”是中性词,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重在态度。“囫囵吞枣”是贬义词,是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划分层次,写出大意。

狂妄自大(wàng) .死抠(kōu) .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2~8):用具体事例阐释“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第一层(2~4):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第二层(5.6):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以古人整合证明。

第三层(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第三部分(9):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即多次反复、虚心领会。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

答案示例:“不必提倡”的“不求甚解”是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2.“不能盲目地反对”的又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

答案示例:不能“盲目反对”的“不求甚解”是指只求领会要旨,不必在字句上花太大的功夫。

3.说说陶渊明式“不求甚解”的含义。

答案示例: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虚心,戒“自负”;二是前后贯通,戒“固执”。

4.“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答案示例: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5.第5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读书为反而事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6.第6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举例论证。以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为例,从下面论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高明的。

7.第8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道理论证。引用陆象山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巩固己方观点,使论证更严密。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第1自然段中“其实也不尽然”里的“然”指的是什么?“也不尽然”是什么意

思?

答案示例:“然”是指“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也不尽然”是指也不完全是这样,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即不能把话说死。 2.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答案示例:陶渊明喜欢读书,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3.“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中“观其大略”是什么意思?

答案示例:“观其大略”是指“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4.如何理解“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句话?

答案示例:“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是指“不因小失大”,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概括本文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本文全面阐述陶渊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和会意,提倡重要的书要反复地读,以领会其实质。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边驳边立,条理分明。

答案示例:本文的作者在树立批驳的靶子后,从“不求甚解”的出处,指出陶渊明此话的两层含义,提倡“不求甚解”的虚心的读书态度,如此,便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之后,作者又从“会意”的角度入手,举例指出古人读书就是“不求甚解”,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读书不要死抠字眼儿,为某一局部放弃了整体,而在于会意。在文末,作者强调了重要的书要反复读。作者便是如此在批驳别人的观点的过程中,逐步阐明自己的主张的。全文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1.本文与《谈读书》一文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

答案示例: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谈读书》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平易流畅。

2.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竽充数”辩

答案示例: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①“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②“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③“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认识到了读书的正确方法和态度。最后,我想把王国维的一段话送给每一位读书人,让我们一起共勉:“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同学们,好好读书吧!知识就是力量!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不求甚解?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驳论点 ?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得出结论?

提出对方论点——树立批驳的靶子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实用教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90r5q4o32teb88j4i568ub00wtn2005z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