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18-2019学年9月份考试 高二生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7:27: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B正确;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属于细胞分泌物,而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C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不需要经过膜结构,D错误。 27.【答案】B

【解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A正确;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a向b、c运输,不能倒过来,B错误;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与a点相比,b点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大,C正确;d点细胞是根细胞,根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D正确。 28.【答案】C

【解析】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导致尿量减少,但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药物或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 29.【答案】C

【解析】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由于蔗糖、葡萄糖和尿素均为单个微粒,0.3 mol/L的该溶液微粒浓度即为0.3 mol/L;而氯化钠可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故0.3 mol/L的氯化钠溶液微粒浓度为0.6 mol/L。 30.【答案】A

【解析】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合成,然后分泌到血液,随血液循环运送到作用部位,所以A选项正确。

31.【答案】(1)胰岛B 胰岛素受体 蛋白质、脂肪、糖原 葡萄糖转运蛋白 (2)不能 胰岛素无法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进而无法发挥其生理作用 (3)血糖浓度 神经和体液(激素) (4)胰岛素溶液 葡萄糖溶液

【解析】(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同时抑制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胰岛素无法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从而无法发挥作用。(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可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神经和体液(激素)的共同调节。(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的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32.【答案】(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 (2)升高 下丘脑 (3)二

(4)效应T细胞 内质网、高尔基体 基因突变

【解析】(1)呕吐时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组成。

(2)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此变化后,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4)分析题图可知,B是由淋巴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E是作用于靶细胞的效应T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分工合作,因此与A细胞相比,B细胞内显著增多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从埃博拉病毒的角度分析,由于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RNA是单链结构,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再次感染的埃博拉病毒发生了变异,原有的抗体对变异后的埃博拉病毒没有免疫作用,因此可能会再患病。 33.【答案】(1)肺 扩散

(2)小肠 消化 吸收 (3)肾脏 渗透压 水 无机盐 (4)皮肤

【解析】A是肺,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通过扩散作用。B是小肠,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吸收过程进入循环系统。C是肾脏,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34.【答案】(1)膀胱壁感受器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大脑皮层

(2)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对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以进行调控 (3)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正)反馈

【解析】(1)当膀胱壁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最终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进而排尿。(2)成年人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对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以进行调控,所以可以有意识的憋尿。(3)兴奋产生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为(正)反馈调节。

35.【答案】(1)3 传出神经 (2)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c、e (3)突触 组织液 高尔基体

(4)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析】(1)据图分析,图甲中有3 个完整的神经元,其中④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2)若刺激d处产生兴奋,膜电位会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根据兴奋的传递与传导,除d外,图中c、e也会发生电位变化。(3)图乙为突触结构,⑧为突触间隙,其中充满组织液,⑩为突触小泡,其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18-2019学年9月份考试 高二生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9va2og0h2nsft0iuth97tl37kuug00rda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