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4:45: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藤野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词语,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3.探究藤野先生“伟大”的内涵,感受那份浓浓的师生情谊。 教学重难点

探究藤野先生“伟大”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入题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恩师的指导,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不仅给予他的学生——一位异国的学子学业上悉心指导,更给予他的这位学生人格甚至国格上的尊严。他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为他的学生带来旅途中的温暖。他就是藤野先生,而这位学生就是中国的大文豪——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藤野先生》。

1.(屏显藤野先生图片)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时的一位 老师,在日本学习期间,藤野先生给予鲁迅许多关爱。所以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年的鲁迅对他的这位恩师一直念念不忘,他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师深情读屏显课文37段):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

1

为许多人所知道。

2.师提出问题:一位普通的医学教授,和鲁迅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为什么在鲁迅的心目中却是“伟大”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探究“伟大”的内涵

请大家阅读第6—23段,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典型事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学生回答问题,最后师总结。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真挚诚恳 正直无私 了解裹脚——认真求实 治学严谨

由上可知,藤野先生是一位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老师。

2.请同学们继续研读课文6—23段,请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你读出了藤野先生对学生鲁迅怎样的关爱?探究在鲁迅的眼里和心里藤野先生“伟大”的原因。

请同学画出能够体现“伟大”的句子并作分析。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是商量的口气,透出藤野先生的和蔼)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添改讲义,说明藤野先生认真负责,连文法的错误,也订正。说明他对鲁迅很关心。)

2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从这段文字我们不仅读出藤野先生的严格要求,更读出他的耐心指导,委婉批评,表明他很注意保护鲁迅的自尊心。)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作为一名医学教授,他当然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神,但是为了不伤害“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这是对我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从这段文字我们读出了藤野先生的求实精神,以及对中国妇女遭受摧残的同情,为自己不能亲见的遗憾。)

小结:

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藤野先生,他治学严谨,热情真诚,给予留学中的鲁迅学业上悉心的指导,令年轻的鲁迅心中充满感激之情,所以鲁迅先生深沉地感叹。

请齐读37段。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深入探究:

3

师问:同学们你们遇到过像藤野先生这样的老师吗?同学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讲了自己难忘的几位老师,他们也和藤野先生一样,学业上给予了我们悉心指导,非常和蔼可亲,但是从你们老师的评价,我听到的词汇是“慈祥、和蔼”,没有一个人用到“伟大”。为什么鲁迅却说藤野先生“伟大”呢?我想一定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我记得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评价他的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怎样的一件事令少年魏巍觉得蔡老师是伟大的? 请大家推想一下: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最感动于他人的帮助?(最困难的时候,常言道:患难见真情)那么留学的日本的鲁迅有怎样的遭遇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

看视频《鲁迅的留学的原因与目的》 继续探究“伟大”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鲁迅来到日本留学,那么初到日本的鲁迅所见所感如何呢?

请同学们阅读1-5段,从文中找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也就是鲁迅行踪变化的词语,以及能体现鲁迅心情或感受的句子。

在东京看到的是什么?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鲁迅非常反感。对东京很失望。

去仙台路上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处地方?“日暮”这个词大家联想到了哪句诗?想到了那个成语?

生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诗抒发的是一份浓浓的乡

4

愁。年轻的鲁迅在异国留学,这份乡愁我们容易理解。

“日暮”这个词还容易令我们想到“日暮途穷”这个词,鲁迅是1902年来到仙台读书,请同学们考虑一下,1902年之前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作为战败国向日本割地赔款。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北京城沦陷三个月,慈禧太后带着光绪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资料记载,500名妇女不堪凌辱,集体上吊自杀。所以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到摇摇欲坠的大清国。

“水户”是明朝朱舜水客死的地方,鲁迅对这位反清复明的志士景仰的同时,难免也会产生实现理想前途茫茫的感受。

到了仙台又怎样?

在仙台受到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那么作者是不是满心欢喜满心感激呢?

不是,作者用了一句“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从这句话中读出了弱国国民的辛酸,对人家的帮助,他感觉是一份同情。

小结:

从上面文字我们读出:初到日本的鲁迅心里是失望的郁郁寡欢的,那么到了仙台开始学医生涯的鲁迅,又怎样呢,请大家默读24—31段,考虑以下问题:

文中写了哪两件事?

结合具体词句,谈谈鲁迅的感触及对他的影响。生答: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1.生答: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2.师讲“日俄战争”日俄战争发生于1904年——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

5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9zu14r9k4m0xd0pw4b4c2db011w500m7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