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南方土楼的文化内涵探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3:52: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南方土楼的文化内涵探析

【摘要】: 土楼这种中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因其独特而神秘的外形和浓厚的文化内涵而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民居的奇葩”。文章从土楼的建筑特色等方面对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探析,同时与中国另一典型的传统民居--徽式建筑进行比较,探究二者文化内涵的异同。

【关键词】:土楼;文化内涵;徽式建筑;比较

近几年来,随着对中国民居研究热潮的掀起,土楼——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民居建筑也慢慢被揭开面纱。对客家土楼的研究,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在刘敦桢教授主编的《中国住宅说》中有所反映。

单从定义上讲,土楼就是指分布于中国南方,尤其以闽南、粤东等地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由于居住土楼的多以客家人为主,所以土楼又称“客家土楼”,土楼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三堂屋、方楼、圆楼。土楼的每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是独立的,用一圈圈的公用走廊将各个房间联系起来,这条公用走廊通常却布置在内圈,环绕庭院。⑴圆寨的共同特点是防御性特别强。

从永定振成楼和奎聚楼来看,它们虽然都是由巨资建成,但在风格上仍保留了客家人朴素而务实的性格,其文化底蕴也多以对联、文字见长。走过土楼,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客家民居的精髓: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之相比,以江西婺源为例的徽式建筑就迥然不同,粉墙黛瓦、飞檐戗角的建筑风格在宁静中仍掩不住大气与张扬。总体来讲这两种建筑的特色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种建筑产生的文化背景

从这两种建筑产生的背景来看,土楼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客家人出于族群安全而营造出一种自卫式“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这种建筑格式一直延续下来,便是如今固定的建筑形式——土楼。所以土楼在建设时是生土夯墙,就地取材,筑建圆形或方形高楼,建筑规模宏大,形如碉堡,适应宗族聚居的需要。⑵同时,土楼的防御功能突出,能适应当时土客矛盾尖锐和社会战乱不宁的特殊历史环境。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土楼凝聚着客家人的传统观念,凝聚着客家人的历史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

徽州原是古越人的聚居地,由于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明中叶以后,徽商崛起,他们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⑶徽商们促使徽派建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南方土楼的文化内涵探析 的文档
中国南方土楼的文化内涵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i8x08n3z9mzf10wd4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