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9 劝 学+学业分层测评+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2:20: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业分层测评(九)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B.声非加疾也 .C.而绝江河 .D.锲而舍之 .

【解析】 B项,加:更加。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蓝,而青于蓝?①取之于.?

水?②水为之,而寒于.日参省乎己?③君子博学而.? 思矣?④吾尝终日而.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跂:提起脚后跟 加:增加 绝:横渡 锲:刻

【解析】 于:①介词,从;②介词,比。而:③连词,表递进;④连词,表修饰。

【答案】 C

3.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39282070】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析】 C项,与题干中的句式相同,都是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

【答案】 C

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是可有可无的。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提高人的能力。

【解析】 C项,作者并没有否定思考的重要性,“日参省乎己”本身就是思考。

【答案】 C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 【答案】 (1)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禀性同一般人相比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3)(如果)刻一下就放弃它(不刻),(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成功)。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劝 学(节选) 荀 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

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

。傲,非也;,非也;

君子如向⑧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

⑨.速方 ..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 ①数:术,即方法、途径,这里引申为“科目”。②没:同“殁”,死亡。③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④箸:通“著”,明。⑤蠕:微动。⑥傲:浮躁。⑦:形容言语繁碎。⑧向:通“响”,回音。⑨方:仿效。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恶乎始?恶乎终 .B.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C.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D.《诗》《书》故而不切 .

恶:哪里 舍:放弃 曷:怎么 切:恳切

【解析】 D项,“切”,贴近,切合。 【答案】 D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B.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C.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D.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解析】 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逐步排除错误选项。“《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是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组成的一组排比句,“切”后要断开。排除AC两项。“尊/以遍”意思是“既能培养出崇高的品质又能学到广博的知识”,“以”表并列,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D。

【答案】 D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学习的内容。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解析】 C项,“《礼》是基础”说法不当,原文说“终乎读《礼》”。 【答案】 C

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译文: (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译文: 【答案】 (1)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9 劝 学+学业分层测评+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ipj2jlsc79ew80o94h77xpo584e200qv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