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乡财县管”
作者:石永军
来源:《商情》2013年第45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的管理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现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后新形势的需要。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收支行为,防范债务风险,自2003年起,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一、乡财县管改革的有效探索和取得成效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后,乡镇财政收支纳入县级财政监督管理,约束了非正常性开支。同时,乡镇借债必须覆行审批手续,乡镇不能随意举债,有效扎住了乡镇新增不良债务的口子,初步遏制了债务的膨胀,为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创造了条件。一些地方通过清理核实债务、规范债务审批、建立债务台账等手段,锁定旧债,控制债务规模,对乡镇债务实行动态管理,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二)通过加强对银行账户、票据使用的管理和建立“非税收入”征缴系统,将“票款同行”、“以票管费”、“收支两条线”等管理落到实处,既从源头上杜绝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的发生,又有效防止了单位截留、坐收坐支以及挪用、转移和隐匿资金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三)“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后,各地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供给人员,建立健全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部分地区乡镇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由县财政通过银行直接打入个人工资账户,堵住了乡镇“乱进人”的口子,从根本上控制了乡镇新增财政供给人员,大大减轻了乡镇财政负担。
(四)乡财县管实施后,各地制定了“乡财县管”业务操作流程和相关管理制度,乡镇编制用款计划、申请拨款等全部通过网络操作,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乡镇总预算会计、单位会计等会计记账,运用财务软件统一核算,规范了会计科目、核算办法,统一了核算口径,有效地确保了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了由传统手工记账向电子记账的飞跃。
二、乡财县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面比较广,据统计全国已有70%以上的县实施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但是,一些地方管理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分类指导,有的地方将县域内所有乡镇都纳入“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范围,特别是将经济发达、收支规模较大的乡镇列入改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