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4)灵活运用多种活动形式(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使每个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应有的发展。
(5)为幼儿提供充分参加活动的机会,使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
(6)注重活动过程,使幼儿充分参与教育活动过程,用脑、用手、用口、做活动。 28.比较成型玩具和未成形玩具。
因此未成型玩具在游戏中的功能比成型玩具的功能大,未成型的玩具为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的积极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未成型玩具一方面起着以物代物的作用,另一方面还为儿童提供制造玩具的条件。当儿童不满足用未定型玩具直接作为代替物时,他们便开始用各种未成型玩具制作玩具,如用电光纸和小棍做风车,用厚纸和绳子做望远镜,用中型纸箱做成汽车身,儿童将其套在腰部到处跑,便是开汽车的游戏了。因此在配合这两类玩具时,应考虑到儿童年龄的差异性。这两大类玩具都为游戏活动所需.各有其自身的功能。成型玩具对4岁以前的儿童能激发他们做游戏的愿望与兴褪,4岁以上的儿童对未成型玩具则更感兴卸,他们已不再满足使用成型玩具的智力活动了,他们愿意使用未成型玩具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29.简述学前教育的任务与功能。
(1)保障学前儿童生存、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权利;
(2)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或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帮助学前儿童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4)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
(5)消除贫困,提高务教育效益;
(6)增加工作与闲暇时间,改变家庭生活的方式; (7)促进社区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 (8)提高人口质量。
30.简述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早期教育的贡献。
(1)其理论强调个体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确信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儿童情绪与动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他把这些阶段称为“性心理发展阶段”或“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早期。 (2)弗洛伊德首创“精神分析法”,主张精神分析学家应用“游戏治疗法”治疗儿童的情绪失调。游戏疗法是以儿童在游戏中往往会间接或象征性地暴露出他们在感情上的矛盾为依据的。
(3)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就产生了发现和承认性别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成为以后生活中正常的性调节的基础。 31.家园合作的必要性有哪些?
(1)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2)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3)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4)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 32.幼儿园环境的意义是什么?
(1)幼儿园环境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活动效果 (2)幼儿园教育环境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33.学前教育学的特点有哪些?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34.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的意?
(1)认识学前教育规律,增强教育过程的针对性; (2)发展和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理论水平; (3)胜任未来职业
35.学前儿童智育工作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 (1)专门的作业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 (3)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36.创设儿童游戏场地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幼儿园的室内外都应该有游戏的场所。
(1)理想的室内活动室面积应尽可能大些,桌椅等设备的摆放要适用合理,留出固定地方供儿童做游戏、摆放玩具,以保证儿童游戏的顺利进行。 (2)室外的游戏场地也是必需的。我们提倡每日儿童少有两个小时 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37.角色游戏的特点有哪些?
①角色游戏是儿童独立自主的活动。②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这两个特点,使角色游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儿童在游戏中凭着心愿,反映现实生活,但又不是刻板地、机械地反映,而是在创造性地自由自主地反映,因而虽属同一主题的角色游戏,不同儿童的玩法也不尽相同.这类游戏的主题、内容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38.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幼儿的结构游戏?
教师对结构游戏的指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并加深儿童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儿童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游戏. (3)帮助儿童掌握构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培养儿童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构造。 (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建造材料和建造成果。
39.简述埃里克森的理论对早期教育的贡献。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是儿童按某一方式被社会化的结果。在儿童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正在成长中的儿童与社会环境间存在着普遍的冲突。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或危机,即儿童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着该阶段心理发展的成败,并构成儿童日后社会行为的原型。它将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1)他提出使个性健康发展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建立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婴儿与最初照管他的人接触时得到的经验。
(2)个性健康发展的第二个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克服羞怯和疑虑。这个时期儿童非常需要表现自己的独立性,是“我来做”的阶段。 (3)个性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主动性,克服内疚感,这是3—5岁儿童需要发展的重要个性。这一时期儿童具有非常强烈的探索和寻根究底的精神。 (4)第四个任务是发展勤奋,克服自卑感。这个阶段的健康儿童常常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工作的人”和一个“学习的人”。皮亚杰认为,这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40.浅谈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知、情、行、意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1)知——道德认识2)情——道德情感3)意——道德意志4)行——道德行为 没有道德认识,其他三个方面就缺乏正确指导;没有道德情感,到则
道德行为缺乏动力;没有道德行为,则道德品质无法表现;没有道德意志,则道德认知易于动摇,道德情感难以控制,道德行为不能坚持。所以在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要进行各方面的指导、训练,以便各方面协调的发展。道德品质教育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培养感情,训练行为与习惯。其中主要要抓知、行和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行的统一。 (2)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3)幼儿道德品质是在现实的交往与活动中形成的。 (4)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4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目标导向原则。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现在环境中。
2)发展适宜性原则。环境创设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儿童受益。
3)幼儿参与的原则。给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的机会。这是幼儿学习行使自己权利的机会,可以发展幼儿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对班级的认同感、归属感。
4)经济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追求低费用,高效益,避免成人化、高档化、宾馆化,幼儿园应该是儿童成长的乐园。
42.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学前教育的目的有两点:,一方面在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在于为幼儿的家长解除后顾忧,有利于解放劳动力,使家长能够潜必于社会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的创造. 43.学前教育学的性质是什么?
(1)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干什么的科学;
(2)学前教育学是一门运用性学科,它除了反映学前教育实践中规律外,还应以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针为已任.学前教育学的性质具有以下几点:独立性、应用性、综合性。 44.什么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社会现象和活动有广义和狭分:广的学前教育,泛指对出生(或者胎儿起)到入小学前的儿童实施的教育.受教育对象的年龄跨度为0——6、7岁.狭的学前教育,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是指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0——3岁阶段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也称托儿所教育;3——6岁阶段的教育称幼儿教育,也称幼儿园教育.
45.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1)领先性: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抚养者是儿童的每任教师.儿童最早、最先接受的是家庭保育和教育.
(2)长性:学前儿童尚未具备脱离家人照顾而独立生活的能力,家庭的保育和教育将伴随学前儿童成长的全过程.
(3)单独性:家庭实施的教育对象为儿童的个体,家长与儿童外于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施教状态,个别地或者单独地施教为家庭教育的普遍特征.
(4)随意性:家庭教育多受抚育者的意愿及能力水平的影响教育儿童,目标性、计划性较少,施教的效果差别显著.
(5)随机性:家庭教育多以家庭环境,抚育者的言行随时随地随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
寓教育于家庭生活中.
46.教师应该如何指导角色游戏?
教师的指导不是将自己的意图或设计强加于儿童,而应体现在: (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2)准备玩具,引发游戏。)(3)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4)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5)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6)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7)使儿童愉快地结束游戏。 47.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关系是什么?
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关系: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都有想象活动参加,都是儿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游戏。在这类游戏中,儿童可依照自己的愿望去构思、去构造,需要他们积极开展活动,因此儿童很喜爱结构游戏,他们从中可以得到活动的满足。结构游戏是通过儿童动手造型,构造成物体,来反映现实生活;角色游戏是通过扮演角色反映现实生活,这是两种游戏的区别点。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在进行中经常连结在一起,如构成某一物体或情景后,儿童喜欢加入角色与情节,于是结构游戏便自然地发展成角色游戏了。 48.简述智力游戏的构成。
游戏的任务:智力游戏所包含的增长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的具体任务,如语言描述练习、训练记忆力等等.游戏的玩法;为实现智力的任务对儿童动作与活动提出的要求,如接龙的玩法是将相同的物体相连接。游戏的规则:是关于动作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的或被禁止的活动的规定,规则可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结果:是儿童通过努力参加游戏最后达到的目的,争取满意的结果,能激发儿童参加游戏的积极性。
49.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社会性与人格发展阶段有什么不同?
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社会性与人格发展阶段的比较年龄(岁)心理社会危机(阶有重要影响的人相应的心理性欲段)阶段
婴儿期(0—1)信任对不信任母亲口唇期 1—3自主对羞怯与疑父亲肛门期虑 3—6主动对内疚家庭性器期
6—12勤奋对自卑邻里教师学校潜伏期
青少年期(12—统一性对角色混同伴群体、理想生殖早期 17)乱“英雄”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朋友、异性朋友 成年期生殖对停滞配偶、子女
50.简述现代幼儿环境教育观。
(1)就教育目的来说,现代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利用环境的力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接触中,吸取环境中的养分,分享人际之间的爱与关怀,保持心理的平和与平静。
(2)就教育的内容来说,现代幼儿环境教育需充分考虑环境各层面的教育功能,包括物质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社会环境的设计等。
(2)就教育方法来说,现代幼儿环境教育的实际功能,或许比教师用心良苦的言教、身体力行的身教都为直接。环境是幼儿主动活动的向导,也是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可靠伙伴。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5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保障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2)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 (3)符合教育目标与要求
(4)适宜于社区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