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59: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 植物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 ,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 ,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 ,统称为植物激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

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 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 注意:

1

1、胚芽鞘: 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

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 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 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 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两重性: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 3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2)顶端优势

2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 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且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解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棉花摘心) 注意:确认某生长现象是否体现“两重性”

当器官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出生长不均匀时,若生长慢是由于生长素分布相对“更多”所致,则可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两重性”(如顶端优势及根向地生长现象等),否则,若生长慢是由于生长素分布相对“较少”所致,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的一个方面(如茎的向光性及背地生长现象等)。

D>C, B>A, 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都积累在近地

四、生长素的应用: 面,D点和B点和生长素都高于C点和A点,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D点浓度高抑制生长,长的慢,而C点浓度低促进生长,长的快。根向下弯曲(两重性)。而茎不敏感,所以B点促进 生长的快,而A点促进生长的慢。所以向上弯曲。

1、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棉花摘心、果树修剪、花木整形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 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1)促扦插枝条生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效果不同,扦插枝条多留芽) 对不易生根植物在插枝下端涂抹生根粉(或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扦插繁殖时,保留枝上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 (2)促进果实发育

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诱导无籽果实(无籽番茄,无籽草莓) (3)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水果,柑,桔)

3

(4)其他,如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到杀死植物) 五、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GA)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2、脱落酸 (ABA)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 3、细胞分裂素(CK) 合成部位: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4、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

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qmg463fz3pebf0il8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