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康复医学)模拟试卷6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A2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残疾学在康复医学中之所以起着中心和支柱的地位是由于残疾学 (分数:2.00)
A.是因为康复医学被称为残疾医学
B.是研究残疾引起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障碍的科学
C.是康复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重要于康复治疗措施的制定 √ D.是研究个体能力低下的科学 E.是因为康复医学被称为障碍医学 解析:
2.挛缩可以造成关节的变形和活动障碍并直接影响关节的活动度,其原因是关节的韧带、软组织和关节囊病变引起的,而这种病变是由于 (分数:2.00)
A.关节囊软组织结构和组合方式发生变化,造成结缔组织性质改变 B.关节囊的胶原纤维结构和组合方式发生变化,造成结缔组织性质改变 √ C.关节囊的弹性纤维结构和组合方式发生变化,造成结缔组织性质改变 D.关节囊结构和组合方式发生变化,造成结缔组织性质改变 E.关节韧带结构和组合方式发生变化,造成结缔组织性质改变 解析:
3.有实验证明人肩关节固定1周所致的挛缩需52天才能治愈,固定3周,治愈大约需要的天数是 (分数:2.00) A.156天 B.120天 C.60天 D.300天 √ E.365天 解析:
4.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患者健侧肢体用力做随意抗阻收缩时,引起的患侧肢体不随意的紧张性活动,为脊髓水平的反应。反应的类型有 (分数:2.00) A.同侧性 B.对侧性 C.对称性 D.相反性 E.以上都是 √ 解析:
5.康复功能评价的定义是 (分数:2.00)
A.寻找致残的根本原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B.通过测量和评估,确定残疾者的功能状态 √ C.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 D.贯穿于康复治疗始终 E.可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重复使用 解析:
6.日常生活能力是指 (分数:2.00)
A.人们为达到独立的生活而进行的特殊训练 B.人们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劳动技能
C.人们为达到独立的生活而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包括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等基本动作和技能 √
D.人们反复进行的一些基本动作和技能
E.人们为活着而必须反复进行的个人基本动作和技能 解析:
7.促通技术以哪几种方法为代表 (分数:2.00)
A.Rood、Bobath、Brunstrom和BF B.Rood、Bobath、PNP和CPM
C.Rood、Bobath、Brunstrom和PNF √ D.Rood、Bobath、Brunstrom和RET E.Rood、Bobath、Brunstrom和FES 解析:
8.运动疗法主要包括 (分数:2.00)
A.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促通技术和引导式教育方法 √ B.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和引导式教育方法 C.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
D.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促通技术和引导式教育方法 E.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和促通技术 解析:
9.冷冻疗法的治疗作用主要有 (分数:2.00)
A.促进渗出液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B.解痉镇痛、止血、止痒和镇静 C.消炎、降温、炎性反应和免疫增强作用 D.A和B E.A和C √ 解析:
10.脑卒中康复中,可通过以何种技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引导和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和潜在功能的启动
(分数:2.00) A.Bobath B.Rood C.理疗 D.促通 √ E.针灸 解析:
11.社区康复服务方式不包括 (分数:2.00)
A.医院综合服务模式 √ B.社区服务保障形式 C.社会化综合服务模式 D.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E.家庭病床模式 解析:
12.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多为胸式呼吸,呼吸浅而快,肺泡通气量不足,呼吸肌耗氧量大,这种情况,最佳的康复训练法是 (分数:2.00) A.咳嗽训练
B.腹式呼吸运动训练 √ C.耐力训练时吸氧 D.吹哨式呼气训练 E.步行运动 解析:
二、 A3/A4型题(总题数:4,分数:22.00)
肌力增强训练是康复治疗中常用技术之一。理解和掌握肌力增强的理论和方法的正确运用(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常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分数:6.00) (1).肌力的大小决定于(分数:2.00) A.肌肉本身体积的大小
B.力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条件的综合 √ C.肌肉的初长 D.肌肉收缩的长度 E.后负荷的大小 解析:
(2).三种增强肌力训练的类型是(分数:2.00) A.等张型、等长型和等速型 √ B.向心型、离心型和等速型 C.开放链型、闭合链型和抗阻力型 D.等张型、闭合链型和抗阻力型 E.等长型、等速型和抗阻力型 解析:
(3).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和注意点是(分数:2.00) A.循序渐进和运动处方的调整
B.个别对待、循序渐进、运动效应的可逆性和运动处方的调整 √ C.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案,发挥对人体的有益作用 D.根据个体差异分别制定
E.注重运动效应的可逆性和运动处方的调整 解析:
临床康复治疗中,为达到较好全面康复的目的,往往需要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了解所用治疗方法的机制和特点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根本保证。(分数:6.00) (1).运动处方的耐力和有氧运动的3个阶段是(分数:2.00) A.微量阶段、中量阶段和大量阶段 B.开始阶段、维持阶段和结束阶段 C.小量阶段、中量阶段和大量阶段 D.开始阶段、改善阶段和维持阶段 √ E.适应阶段、常规阶段和特殊阶段 解析:
(2).物理治疗时的物理能被吸收后在体内常发生的变化是(分数:2.00) A.产生局部效应,并通过神经、经络或体液引起全身性反应 B.能量形式的变换,而引起温度变化、离子迁移等物理变化
C.能量形式的变换,而引起pH、自由基生成、光分解作用等化学变化 D.A和C两项 E.B和C两项 √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