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李玉萍 453000
一、高考是什么?
高考——是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选拔性考试,是一次学能测验。会考——是学业水平测试 。学能测验——主要考查考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通常是指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我不太赞成为了节省时间把必修一、必修二上与选修四上相关内容合并起来,一步到位。我做过调查,高中化学最难学的是选修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选修一难学,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可能原因,1.从初中到到高中不适应。2.必修一内容多课时紧,没学透。 二、高考化学试卷结构
高考化学试卷的结构今年会有所改变。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发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修订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 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删去目的: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原因分析如下:
1. “化学与技术”模块选考学生占比率很低。
2. “化学与技术”选考模块试题考查的内容在元素化合物必考知识模块中有一定重合。
3. “化学与技术”模块试题题型考查与必考非选择题中工艺流程题题型重复。 4. 减小理综试卷中试题容量,减少试卷长度,减少阅读量,从而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做题,避免无谓在考场上浪费时间。 5. 消除学生侥幸心理,使高考更公平、公正。
删去“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模块,理综试题部分题序将发生变化,大家预测一下,必考非选择题部分考查工艺流程题的概率是增大还是减小?
删去“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模块,试题很有可能会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
术”的内容融合到必考题中,所以我个人认为工艺流程题考查的概率将进一步加大。我们知道选择题中每年都有一个化学与生活的题,在大题中与“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相关的开放性答案也常常出现。因此2017年高考备考中,我们应该关注近几年高考题中“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的试题的类型,所以对高三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我们不是负担减轻了,与“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相关的内容很可能在必考题中出现,所有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提前谋篇布局”。
三、三轮复习时间安排表
一轮复习:5月1日——下一年1月15日——夯实基础 ,突出重点 二轮复习:1月16日——3月15日——构建网络 ,提升能力 三轮复习:3月15日—— 5月20日——实战演练 ,积累经验 自主复习:5月20日——6月6日——回归课本考前热身 四、高考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1. 是扎实基础,突出重点2. 是构建知识体系,突破难点 通过对中学化学的知识点、考点、热点问题的学习、思考和总结,从而使所学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但是,热点问题、热点专业不一定永远是热点,所以一轮复习要全面铺开,把每一个知识点挖深、挖透,以不变应万变。
策略(一)上好复习课 策略(二)出好考试卷 策略(三)讲好试卷讲评课 高三的课型不外乎有下列两种类型:1、基础知识复习课。2、试卷讲评课。 策略(一)上好复习课 1. 重视教材,狠抓基础
这种课做到有目标地精讲。教师的“教”是更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能灵活运用。对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如果还多费口舌,不但浪费时间也会令学生不耐烦。应给学生讲原理、讲应用、讲方法、讲技巧、讲思路、讲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功效;对于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知识,老师要多花时间,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材是根本,课本不但涵盖了考试全部内容,也包涵着知识的结构关系,将
教材知识挖深挖透,灵活迁移。 课本上的实验、课后习题、思考与交流,甚至资料卡片等,这些都需要认真复习,给予关注。
如:2016年全国Ⅰ(27题15分)它就是选修四课本第26页【实验2-5】迁移和应用,把这个实验与化学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溶度积、氧化还原反应等有效的结合起来。
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
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
的
Na2CrO4溶液中
c(Cr2O72
?
)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 mol·L?1)时,溶液中c(Ag+)为_______ 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__________ mol·L?1。(已知Ag2 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
(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还原成C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作风严谨,规范表达
今年高考中我们学校出现些异常情况,按照估分和自主招生至少考上清华北大8人。一个估分680多分,高考分数下来642,一个估分690,成绩下来是658分,这两个学生都有自主招生加分,一个加30分,一个加20分。正常情况下稳走清华北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只是学生发挥失常?是学生心理素质不好?这种情况今年开封高中也同样出现,几乎全军覆没。难道没有老师的原因?我们知道,尖子生估分情况很准,特别是高考过后这两个学生参加自主招生时自己就说 自主招生的加分不一定用上,说明他们没有考试失常。
高考大纲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要。第一条就是: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
2
3+
2
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是实验题,例如实验方案的设计、错误结果的分析、实验现象的描述,化学平衡中移动方向的判断及原因分析,电离平衡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序及平衡移动的分析,也就是说学生在答题叙述中不严谨、不规范失分。所以,在复习中要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写法,不规范说法。例如:(1)化学平衡常数,在计算过程中要带单位, (2)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中要注意有效数字。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酸碱中和滴定时要注意有效数字。近年来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也涉及有效数字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3)化学用语、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需要进一步加强。 3.紧跟形势,关注变化
特别是今年,更要注意。(1)关注和环保有关、与新能源有关的工艺流程题(2)关注与磷、硫、氯、氮有关的新知识题。(3)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计算,溶度积的计算。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在气相或溶液中,固体或纯液体不能写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但是现在的高考题中有用气体的分压来表示,所以在复习中也要注意这方面的练习,强调学生要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4)关注科技动向,注意前沿科学的应用。青蒿素、火箭燃料等,对于这些知识,如果学生见过,可以缓解学生考场上的紧张情绪,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