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容器内壁慢慢加入浓硫酸中 B.用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一定会引起误差 C.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D.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热蒸馏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板搅拌,故A错误;
B. 用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可能会引起误差,测酸、碱有误差,但测中性的盐溶液没有误差,故B错误;
C. 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故C错误;
D. 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热蒸馏,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时不能湿润,不能测漂白性的溶液的pH值,不能测浓溶液的pH值。 2.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c(H)A.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c(CH3COOH)c(CH3COO-)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
c(CH3COOH)c(OH)c(NH4+)C.向氨水中加入盐酸至中性,溶液中<1
c(Cl-)c(Cl-)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c(Br-)【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促进电离,但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电离常数不变,溶
Kac(H+)?A液中?增大,错误;
c(CH3COOH)c(CH3COO)c(CH3COO-)1?B. 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促进水解,水解常数增大,溶液中
c(CH3COOH)c(OH-)Kh减小,B错误;
c(NH?4)?1,C错误; C. 向氨水中加入盐酸至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则溶液中
c(Cl-)+
-
c(Cl-)D. 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Ksp(AgCl)/Ksp(AgBr),温度不变,溶度
c(Br-)积常数不变,则比值不变,D正确; 答案选D。
3.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 Na+ + H+ + CO32-
??垐?D.次氯酸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lO+ H2O噲?HClO + OH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钠原子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A错误; B.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
C.碳酸氢钠只能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C错误; D.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是由于次氯酸根的水解造成的,D正确; 答案选D。
4.12C与13C互为( ) A.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据此分析。 【详解】
12
B.同位素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C与13C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碳原子,故互为同位素。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同”概念的辨别,应注意的概念要点的把握。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某种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
5.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体积均为V0的HA、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V的溶液。稀释过程中,pH与lg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V0
A.pH 随 lgV的变化始终满足直线关系 V0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 > b > c C.该温度下,Ka(HB)≈ 10-6
D.分别向稀释前的HA、HB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 pH = 7 时,c(A-)= c(B-)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0.1mol/LHA的pH=1,HA为强酸;0.1mol/LHA的pH在3~4之间,HB为弱酸。 【详解】 A.起初pH 随 lg确;
B.c >a > 溶液的酸性越强,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由图中可以看出,溶液中c(H+):b,所以水的电离程度:b >a> c,B不正确;
-4-410?10-6
C.在a点,c(H+)=c(B-)≈10-4mol/L,c(HB)=0.01mol/L,该温度下,Ka(HB)=≈ 10,C正确; ?40.01-10V的变化满足直线关系,当pH接近7时出现拐点,且直线与横轴基本平行,A不正V0D.分别向稀释前的HA、HB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 pH = 7 时,HB中加入NaOH的体积小,所以c(A
-
)>c(B-),D不正确;
故选C。
6.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催化比酶催化的效果好 B.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能耗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酶催化的活化能小于化学催化的活化能,所以酶催化比化学催化的效果好,A错误; B.使用不同催化剂,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不同,即可以改变反应的能耗,B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
D.使用不同催化剂,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都没有变化,而焓变为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差,所以不同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错误; 故选C。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错误的是( ) A.沸点:CH3CH2OH A. 乙醇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而丙烷不能,因此沸点CH3CH2OH>CH3CH2CH3,故A错误; B.卤化银的溶解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AgI的溶解度更小,即溶解度:AgI<AgCl,故B正确; C.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As<Br,则热稳定性AsH3 D.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Ba<Cs,则碱性Ba(OH)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