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则C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应连接电源的负极;(6)根据图示C极有Li生成,电极反应为:Li+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图示阳极有氯气生成,则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根据图示分析,该方法
--设计的 A 区能用熔融的碳酸锂吸收产生的氯气,防止氯气对还原产生污染,故答案为:负; 2Cl-2e=Cl2↑;
+-
氯气。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目前所采用或正在研究的主要储氢材料有:配位氢化物、富氢载体化合物、碳质材料、金属氢化物等。 (1)Ti(BH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 ①Ti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BH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储氢垐垐垐(2)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利用N2+3H2噲垐垐??2NH3实现储氢和输氢。 输氢①上述方程式涉及的三种气体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H3分子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 b.相同压强时,NH3沸点比PH3高 c.[Cu(NH3)4]2+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d.CN-的电子式为
(3)Ca与C60生成的Ca32C60能大量吸附H2分子。
①C60晶体易溶于苯、CS2,说明C60是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②1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个。
(4)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为____cm3[用a、NA表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521s2s2p3s3p3d(或[Ar]3d) 正四面体 H2< N2< NH3 abcd 非极性 90 【答案】
aNA2
2
6
2
6
2
2
【解析】 【分析】
(1)①Ti是22号元素,Ti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Ti2+,然后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基态的电子排布式;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离子空间构型;
(2)①根据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之间是否含有氢键分析判断; ②a.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杂化方式;
b.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含有氢键的氢化物沸点较高; c.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配原子;
d.CN-的结构和氮气分子相似,根据氮气分子的电子式判断; (3)①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确定分子的极性; ②利用均摊法计算;
(4)利用均摊法计算该晶胞中镁、氢原子个数,再根据V=【详解】
①Ti是22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Ti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Ti2+,则Ti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3p63d2 (或写为[Ar]3d2); ②BH4-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
m进行计算。 ρ3?1?4?1=4,且不含有孤电子对,所以B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型; 2(2)①在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有N2、H2、NH3,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N2、H2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NH3的熔沸点比N2、H2的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N2>H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所以三种物质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H2< N2 ②a.NH3分子中N原子含有3个共用电子对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是4,采用sp3杂化,a正确; b.相同压强时,氨气中含有氢键,PH3中不含氢键,所以NH3沸点比PH3高,b正确; c.[Cu(NH3)4]2+离子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所以N原子是配位原子,c正确; d.CN-中C、N原子通过三对共用电子对结合,其电子式为故合理选项是abcd; (3)①苯、CS2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质容易溶于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剂中,所以C60是非极性分子; ②利用均摊法知,每个碳原子含有σ键数目为= ,d正确; 1?33?,则1mol C60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223×1mol×60×NA/mol=90NA; 211(4)该晶胞中镁原子个数=×8+1=2,含有的H原子个数=2+4×=4,则晶胞的体积 82mV==ρ24?2?1?4523 g/cm=g/cm3。 NAaNAa【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微粒空间构型的判断、晶胞的计算等知识点,难点是晶胞的计算,学会使用均摊方法分析,灵活运用公式是解本题关键。 19.铀是原子反应堆的原料,常见铀的化合物有UF4、UO2及(NH4)4[UO2(CO3)3]等。回答下列问题: (1)UF4用Mg 或Ca还原可得金属铀。与钙同周期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 的元素共有___种;原子序数为镁元素的二倍的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已知:2UO2+5NH4HF2 150℃ 2UF4·NH4F+3NH3↑+4H2O↑ HF2-的结构为[F-H…F]- ①NH4HF2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氢键 B.配位键 C.共价键 D.离子键 E.金属键 ②与氧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氧大的元素有______种。 (3)已知:3(NH4)4[UO2(CO3)3] 800℃ 3UO2+10NH3↑+9CO2↑+N2↑+9H2O ↑ ①物质 中与CO32- 的碳原子杂化类型相同和不同的碳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②分解所得的气态化合物的分子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下列排列方式中,通常条件下Cu的晶体的堆积方式是_________ (填序号)。 A.ABCABCABC B.ABABABABAB C.ABBAABBA D.ABCCBCABCCBA (5)水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形成11种不同结构的晶体,密度从比水轻的0.92g/cm3到约为水的1.5倍。冰是人们迄今已知的由一种简单分子堆积出结构花样最多的化合物。其中冰- Ⅶ的晶体结构为一个如图所示的立方晶胞,每个水分子与周围4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设O-H-O距离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冰Ⅶ晶体的密度为____ 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4 BCD 3 3:2 H2O 2?18 ?2a?3??10nNA???3?【解析】 【分析】 (1)与钙同周期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 的元素有:Ti,Ni,Ge,Se,Mg的原子序数为12,则原子序 3数为镁元素的二倍的元素为Cr,Cr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B族; (2)①NH4HF2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②与氧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氧大的元素有N、F、Ne; (3)①CO32-中C的杂化方式为sp2,分子中苯环C为sp2杂化,-CN中C为sp杂化,-CH3与-CH2-中与-CH中C为sp3杂化,据此计算; ②分解所得的气态化合物有H2O,NH3,CO2,H2O为V形,NH3为三角锥形,CO2为直线形,H2O中有两对孤电子对,NH3中1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键合电子对斥力大于键合电子对与键合电子对间斥力; (4)Cu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它的堆积方式为ABCABCABC; (5)根据ρ=【详解】 (1)与钙同周期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 的元素有:Ti、Ni、Ge、Se,共有4种;Mg的原子序数为12,则原子序数为镁元素的二倍的元素为Cr,Cr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B族,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则价电子排布图为: ; m计算密度。 V(2)①NH4HF2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所以合理选项是BCD; ②与氧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氧大的元素有N、F、Ne,共有3种元素 (3)①CO32-中C的杂化方式为sp2,分子中苯环C为sp2杂化,-CN中C为sp杂化,-CH3与-CH2-中与-CH3中C为sp3杂化,所以分子中sp2杂化的C原子有6个,sp杂化C原子有1个,sp3杂化的C原子有3个,则与CO32-的碳原子杂化类型相同和不同的碳原子的个数比为6:4=3:2; ②分解所得的气态化合物有H2O,NH3,CO2,H2O为V形,NH3为三角锥形,CO2为直线形,H2O中有两对孤电子对,NH3中1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键合电子对斥力大于键合电子对与键合电子对间斥力,所以键角大小为:H2O (4)Cu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它的堆积方式为ABCABCABC; (5)根据图示结构分析,一个晶胞中含有H2O的数目为8× 1+1=2个,不妨取1mol这样的晶胞,即有NA个8这样的晶胞,1mol晶胞的质量为m=2×18g=36g,一个晶胞的体积为V=L3cm3,根据几何关系,每个水分子 2a与周围4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则晶胞边长(L)与O-H…O距离间存在关系为:L=,所以一个晶胞体积3为V=L3pm3=(2am33 ×10-10)3cm3,则晶体密度为ρ==g/cm3。 ?3g/cm=?2a?10?10?NA3V?2a?10???10?3????3?2?18NA2?18【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杂化理论、键角大小比较、晶胞的密度等知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