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6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内蒙古赤峰市高考化学二月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2:57: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C.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强碱反应

D.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Y、W、X、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W为O元素; X与Y位于同一主族,Y与W位于同一周期,则X、Z均为第三周期;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设X、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b,则2a+b+6,当a=1,b=4时满足题意,即Y为Li、X为Na、Z为Si。 【详解】

由分析可知:Y为Li元素、W为O元素、X为Na元素、Z为Si元素;A.Li、O同周期,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Li的原子半径大于O,Li、Na同主族,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大,Na的原子半径大于Li,则原子半径是X>Y>W,故A正确;B.Na的金属性比Li强,NaOH的碱性比LiOH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故B正确;C.Z、W组成的化合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故C正确;D.X的单质是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存在Na+和O22-,则阴阳离子之比为1:2,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睛】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l>Si,Na+>Mg2+>Al3+,S2->Cl-。(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Na<K,Li+<Na+<K+。(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Mg2+>Al3+。(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3+<Fe2+<Fe,H+<H<H。(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1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的O2-进行比较,A13+<O2-,且O2-<S2-,故A13+<S2-。

9.我国的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可获得聚乙烯原料 B.“嫦娥四号”使用的SiC―Al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O2

D.“东方超环(人造太阳)”使用的氘、氚与氕互为同位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可生产乙烯,乙烯是制备聚乙烯的原料,故A正确; B. SiC―Al材料是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故B正确; C.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单质Si,故C错误;

D. 氕、氘、氚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所以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选C。 10.以下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试样加水溶解后,再加入足量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 B.向少量燃尽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足量稀HNO3、AgNO3验证火柴头含有氯离子 C.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探究FeCl3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Na2CO3 能与Ca( 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NaHCO3也能与Ca(OH)2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故不能用Ca(OH)2溶液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可以用CaCl2溶液检验,故A选; B.检验氯离子,需要硝酸、硝酸银,则向少量燃尽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足量稀HNO3、AgNO3可检验,故B不选;

C.乙酸与饱和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C不选; D.只有催化剂不同,可探究FeCl3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D不选; 答案选A。

11.硼氢化钠(NaBH4)为白色粉末,熔点400℃,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熔点:-101℃,沸点:33℃),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吸湿而分解,是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选择性还原剂。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BH4中H元素显+1价 B.操作③所进行的分离操作是蒸馏

C.反应①为NaBO2+SiO2+4Na+2H2═NaBH4+2Na2SiO3

D.实验室中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

【答案】A 【解析】 【详解】

A.NaBH4中Na元素显+1价、B元素显+3价、H元素显-1价,A错误;

B.异丙胺沸点为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所以操作③所进行的分离操作是蒸馏,B正确;

C.反应①为NaBO2+SiO2+4Na+2H2═NaBH4+2Na2SiO3,H2作氧化剂,Na作还原剂,C正确;

D.钠硬度小,且保存在煤油里,取用少量钠需要用镊子取出,滤纸吸干煤油,用小刀在玻璃片上切割,D正确; 故答案选A。

12.青霉素是一元有机酸,它的钠盐的1国际单位的质量为6.00×10﹣7克,它的钾盐1国际单位的质量为6.27×10﹣7克,(1国际单位的2种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青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7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青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3+x﹣1=22+x,钾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x

B.355.6

C.333.6

D.332.6

6?10?76.72?10?7﹣1=38+x,1国际单位的2种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解得x=333.6,答案选C。 =22?x38?x13.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内容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是指放了砒霜(As2O3)的酒,砒霜有剧毒,具有还原性。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其过程包含萃取操作

D.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砒霜有剧毒,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能够被氧化成+5价,则砒霜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采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 C.青蒿素易溶于乙醚,不溶于水,采用萃取操作提取,故C正确;

D.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

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磺,故D正确; 答案选B。

14.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或O2

B.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

C.实验室可用装置③收集H2、NH3

D.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阴离子交换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装置①可以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取值氨气,或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正确;

B.关闭活塞后,从a处加水就可以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可以用来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B正确; C.短进长出,是向下排空气法集气,所以可以用装置③收集H2、NH3,C正确;

D.装置④左边是阳极,OH-放电,所以左边生成H2SO4,b应该是阴离子交换膜,右边是阴极,H+放电,所以右边生成NaOH,a应该是阳离子交换膜,D错误; 答案选D。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CH4和0.1molCl2充分反应,生成的C-Cl键和H-Cl键的数目均为0.2NA B.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等于0.2NA C.18g固态水(冰)中含有的氢键的数目为2NA

D.25℃时,Ksp(AgI)=1.0×10-16,则AgI饱和溶液中Ag+数目为1.0×10-8NA 【答案】C 【解析】

(6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内蒙古赤峰市高考化学二月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1gp9c0vc01k8300wxv0h1ll01f5u01c2e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