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100分)
―、(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楔(xiē)子 亢(kàng)旱 阡(xiān)陌 苌(cháng)弘化碧
...
B.金钏(chuàn) 谂(shěn)知 厮(sī)守 蹉(juē)跎年华
....
C.戕(chuāng)害 玉簪(zān) 蹩(bié)进 残羹冷炙(zhì)
.....
D.自诩(xǔ) 推衍(yǎn) 苑圃(pǔ) 咄咄(duō)逼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忏悔 阿谀 错落有致 名家倍出 B.糟粕 甘霖 浩如烟海 举案齐眉 C.弥补 婉惜 风和日丽 杯盘狼藉 D.胸臆 鳏寡 金榜题名 稍纵即失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级既然下达了这项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 为之。
②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 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③民族区域 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A. 勉力 作客 自治 B.勉励 作客 自制 C.勉力 做客 自制 D.勉励 做客 自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城管人员白天执法,晚上练摊,折射民生之困,同时也佐证:一个城市要“面子”,更要要“里子”。
诚如是,这位城管员也可以冠冕堂皇地利用业余时间练摊了。 ....
B.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一直被人们当作珍....
贵的艺术品收藏。
C.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
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其实,反对派从今年早些时候就开始在上举行有关“让普京下台”的请愿活动,称他们把目标对
准普京的原因在于他是“只为一小撮官员和寡头服务,将整个国家引向死胡同的”政治体制的关键人。
B.据英国《泰晤士报》10月25日报道,为竞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一职,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
站eBay前任总裁、共和党人梅格·惠特曼已经投入约1.4亿多美元巨资,创下美国历史上除总统竞选外最高竞选费用。
C.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D.我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遭遇尴尬,投保企业数量远低于周边省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的《史记》对我国的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史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
先河;作为文学,它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
B.关汉卿是元代杂剧家,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创作的《窦娥冤》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著名的戏曲,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典型悲剧之一。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其中悲剧有《哈姆莱特》《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等作品。
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有《王昭君》
等著名剧本。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 .B.顾吾念之 顾:回头看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D.相如引车避匿 引:调转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徒以吾两人在也 ..B.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我见相如,必辱之 ..
C.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D.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B.“徒以口舌为劳”:徒,白白的。口舌:言语。 ...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臣”在秦汉以前是表示谦卑的自称,对方不一定是君主。 .D.“廉颇闻之,肉袒负荆”中“负荆”是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10.“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 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
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
三、(共10分)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2.请将下列名篇名句补充完整。(任选填6句,每空1分,共6分) (1)烟柳画桥, ,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千古江山,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作文(60分)
13.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第II卷(50分) 五、(共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
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②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14.下列对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熙凤对没有母亲又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格外关心,替她事事考虑得周全。 B.王熙凤的这段话也显示了她在贾府中不一般的地位。
C.王熙凤一连串的发问只是为了表明她对林黛玉的关心,因此根本不需要林黛玉来回答。 D.王熙凤的这番话,是为了讨老祖宗的欢心。 15.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写王熙凤出场,运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
B.文中还通过林黛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王熙凤恃宠而骄,大胆泼辣的性格特征。 C.写王熙凤华贵的装扮,进一步展示她在贾府中的特殊的地位。
D.“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出王熙凤威严、泼辣的一面;“丹唇未启笑先闻”则表现了王熙凤热情善良
的一面。
16.作者在写王熙凤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式方法?请简要回答,并概括其人物形象。(6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7分)
采春 乔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