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
④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小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读图可知,g植被带处林地和灌木疏林的面积比重几乎为0,而草地面积比重接近100%,说明g大致是林地和草地的分界带。从土地利用的类型比重计算可知,南坡林地和草地比重最大。
某高山苔原带海拔2140~2200米处,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入侵严重且区域差异明显。图1示意该山苔原带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的草本入侵程度,图2示意不同土壤颗粒含量随草本入侵程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山地山麓的自然植被最有可能是(A) 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季雨林 C.常绿阔叶林D.苔原
[解析]该山植物入侵严重且区域差异明显,该山地在2100米出现高山苔原带,山麓不可能处在苔原带,也不可能出现热带和亚热带植被,判断该山山麓地带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选A正确。
11.随着草本植物的入侵,土壤(C) A.孔隙增大,水分增加 B.孔隙减小,水分减少 C.孔隙减小,水分增加
www.bbom.net——教学信息分享网
D.孔隙增大,水分减少
[解析]入侵程度高的地带黏粒占比大、颗粒度较小,即土壤孔隙小、含水量大。选C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冈瓦纳古陆在白垩纪时的分裂导致了非洲大陆西北岸外火山群岛——加那利群岛的诞生,海拔在0~3718m之间,东距非洲大陆约130km,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又称“云中带”),该“云中带”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或“月桂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植被)。该群岛内有大量的特有生物种类,但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有生物进化的“天然实验室”之称。
材料二 特内里费岛是该群岛最大的岛屿,为火山岛,岛内崎岖多山,海岸陡峭。该岛气候温和干燥,盛产香蕉、甘蔗、柑橘、葡萄、烟草等。
材料三 图1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及范围,图2示意该群岛垂直带谱。
(1)判断该群岛出现“云中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类型,并分析“云中带”内发育照叶林的条件及原因。(8分)
类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或地方性分异规律)。(2分)条件:空气湿润。(2分) 原因:“云中带”遮挡阳光,带来降水,增加湿度;减弱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4分)
www.bbom.net——教学信息分享网
(2)某地理小组在研究该群岛时,判断图2中P为北坡,Q为阳坡。该地理小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0分)
__正确。(2分)该群岛垂直带谱的亚热带分布中,P坡湿润带分布范围较大,Q坡以半干旱带为主;温带分布中,P坡以湿润带为主,Q坡以干旱带为主;同一高度的带谱中,P坡湿度普遍大于Q坡;该群岛位于28°N左右,北坡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湿度大;由于太阳直射点全年位于该群岛南方,Q坡向阳,湿度小,为阳坡。(任答4点得8分)__
(3)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分析该群岛成为生物进化的“天然实验室”的原因。(8分)
__形成时间早,保留较多的特有物种;岛屿与大陆及周围环境相隔绝,生物生存环境稳定;海拔差异较大,为不同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降水差异较大,适合不同生物的生存;地处中低纬度地区,气温适宜;大型野生动物数量少,动植物种属与群落相对简单,物种生存竞争压力小,灭绝可能性小;地形复杂,水热多变,导致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任答4点得8分)__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棉花是喜光作物,棉花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30℃。棉花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湿度大易遭病虫害,缓吐絮,土壤干旱又会使棉铃提前开裂,提前停止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材料二 甲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是中亚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发达的交通基础。工人素质较高,工资水平不高。天然气、重油、柴油、电等能源价格相对低廉。为了促进纺织业的投资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材料三 下图是中亚五国区域图和M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www.bbom.net——教学信息分享网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4分)
__地处温带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东南多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变化)、日较差(变化)大。(4分)__
(2)评价甲国种植棉花的主要有利条件。(6分)
__这里夏天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降水少,但灌溉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多为平原地区;有充裕的劳动力、交通运输方便等。(6分)__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统一变化过程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造成的地理环境状态变化。(10分)
__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植被枯萎,土地沙化。(10分)__
www.bbom.net——教学信息分享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