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旋钮使检流计指针指在零位置上。然后,将检流计档位键置于“补偿”处,调节补偿旋钮使检流计指针指在零位置上。
5. 估计被测电阻值大小,选择适当R1、R2、R3和R4的阻值(注意:R1?R2,R3?R4)。使得R1/R3为0.1。
6. 先闭合电键K,再正向接通换向开关,接通电桥的电源,将检流计档位键置于“非线性”处,进行粗测。调节RN的调节步进盘和划线读数盘,使检流计指示为零。(注意:测量低阻
时,工作电流较大,由于存在热效应,会引起被测电阻的变化,所以电源开关不应长时间接通,应该间歇使用。)
7. 然后将检流计档位键分别放置在10mV,3mV,……逐级进行精确测量,直至30μV,记录此时R1、R2、R3、R4和RN的数值。为了消减接触电势和热电势对测量的影响,保持测量线路不变,再反向接通换向开关,重新微调划线读数盘,使电桥重新达到平衡,检流计指针重新指在零位上,再次记录R1、R2、R3、R4和RN的数值。重复测量5次。(注意:在测量
未知电阻时,为保护检流计指针不被打坏,检流计的灵敏度调节旋钮应放在最低位置,使电桥初步平衡后再増加检流计灵敏度。在改变检流计灵敏度或环境等因素变化时,有时会引起检流计指针偏离零位,在测量之前,随时都应调节检流计指零。)
8. 关闭电源,整理仪器。
二、测量金属棒的电阻值
1. 在R1/R3为1的情况下,分别测量金属棒为20.00cm、25.00cm、……40.00cm时的电阻值,各测一次。(注意:每次测量都应进行正向和反向测量)
2. 关闭电源,整理仪器。
三、研究r对结果的影响
1. 在R1/R3为0.1的情况下,测量棒长为40.00cm时,调节R2或R4,使R1?R2或R3?R4,测量40.00cm金属棒的RX值。重复测量5次。并与R1?R2,R3?R4时的测量结果比较。 2. 关闭电源,整理仪器。
【数据处理要求】 一、实验内容一
计算在R1/R3为0.1的情况下,棒长为40.00cm金属棒的电阻率及不确定度,写出结果表达式,并与标准值计算百分差。(?黄铜?7.10?10-8??m ) 二、实验内容二
利用图解法计算金属棒的电阻率,并与标准值计算百分差。 三、实验内容三
比较R1?R2(或R3?R4)与R1?R2和R3?R4时的测量结果,并写出相应结论。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