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t75962000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0:58: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对应的旧标准:GB 7596-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Quality criteria of turbine oils in service for power plants

GB/T 7596-2000 代替GB 7596-1987

前 言

本标准是对GB 7596-1987《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进行修订。该标准已经实施了十年, 在工业生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积累了一些新实践经验。但随着大容量汽轮机、水轮机日益增多,对汽轮机油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 标准的修订工作主要依据国情和多年实践经验进行的。 主要修订内容有:

1.保留原标准八项指标,对闪点、水分两项指标做了修订; 2.新增加了颗粒度、气泡沫试验和空气释放值三项指标; 3.对补充油和混油规定做了补充和修订;

4.分别按机组容量划分不同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5.将运行中汽轮机油的防劣化措施作为提示的附录列入附录A中; 6.新增加的有关颗粒度标准作为提示的附录列入附录B中。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运行中变压器油的质量监督应符合本标准,同时替代GB 7596-1987。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委电力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北电业管理局、贵州电力试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桂兰、孟玉蝉、温念珠、王美文、张警钟、谢明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GB/T 7596-2000 代替GB 7596-1987

Quality criteria of turbine oils in service for power plants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0-04-03批准 2000-12-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轮机(包括水轮机、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 (以下统称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项目、周期及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运行过程中汽轮机油的质量监督。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4-1983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neq ASTM D974)

GB/T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267-1988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neq ГОСТ 4333-1948)

GB/T 7599-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量法(BTB法) GB/T 7600-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 7601-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GB/T 7605-1987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GB 11120-1989 L-TSA汽轮机油(neq ISO 8068-1987)

GB/T 11143-1989 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neq ASTM D665-1983)

GB/T 12579-1990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neq ASTM D892-1984)

DL/T 429.6-19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 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 DL/T 429.7-19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 油泥析出测定法 DL/T 432-1992 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显微镜对比法)

SD/T 313-1989 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方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 SH/T 0308-1992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 技术要求

3.1 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 11120《L-TSA汽轮机油》验收;对从国外进口的汽轮机油则应按国际标准验收或按合同规定的指标进行验收。 3.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一定要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酸值,mgKOH/g 项 目 外 状 运动粘度(40℃),mm2/s 闪点(开口杯),℃ 机械杂质 颗粒度5) 未加防锈剂油 加防锈剂油 液相锈蚀 破乳化度,min 水分4)mg/L 设 备 规 范 250MW及以上 200MW及以上 200MW以下 250MW及以上 250MW及以上 质 量 指 标 透明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与新油原始测值相比不低于15 无 报告1) ≤0.2 ≤0.3 无锈 ≤60 ≤100 ≤200 报告2) 报告3) 检 验 方 外观目视GB/T 265GB/T 267外观目视SD/T 313或D432 GB/T 264GB/T 7599GB/T 1114GB/T 760GB/T 760或GB/T 76起泡沫试验,mL 空气释放值,min GB/T 1257SH/T 0301)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1638规定8~9级或MOOG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一个油箱,也用矿物汽轮机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 2)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 3)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 4)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水分质量指标为≤200mg/L。 5)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

4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4.1 对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 4.2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见表2。

表2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设备名称 设 备 规 范 检 验 周 期 检 验 项 目1) 250MW及以上 汽 轮 机 200MW及以下 新设备投运前或机组大修后 每天或每周至少1次2) 每1个月、第3个月以后每6个月 每月、1年以后每3个月 第1个月、第6个月以后每年 第1个月以后每6个月 新设备投运前或机组大修后 每周至少1次2) 每年至少1次 必要时 续表2

1~11 1、4 2、3 6 10、11 5、7、8 1、2、3、4、6、7、8、9 1、4 1、2、3、4、6、7、8、9 设备名称 水 轮 机 调 相 机 设 备 规 范 检 验 周 期 每年至少1次 必要时 每周1次 每年1次 必要时 检 验 项 目1) 1、2、4、6、9 1、4 1、2、3、4、6、9 1)“检验项目”栏内1、2…为表1中项目序号。 2)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油中混入水分(油呈浑浊)时,应增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注:水轮机300MW及以上增加颗粒度测定

5 关于补充油和混油的规定

5.1 关于补充油的规定

5.1.1 汽轮机组的润滑和液压系统已注入汽轮机油(运行油)的量不足, 需补加一定量的油品使达到机组设备规范油量的行为过程称为“补充油”。

汽轮机组原已注入的油品称为“已注油”;拟补加的油品称为“补加油”。补加油量占设备注油量份额称为“补加份额”。已注油混入补加油后称为“补后油”。

5.1.2 补加油宜采用与已注油同一油源、同一牌号及同一添加剂类型的油品,并且补加油(不论是新油或已使用过的油)的各项特性指标不应低于已注油。

5.1.3 如补加油的补加份额大于5%,特别当已注油的特性指标已接近表1规定的运行油质量指标极限值时,可能导致补后油迅速析出油泥。因此在补充油前应预先按预定的补加份额进行油样混合试验(按DL/T 429.7油泥析出测定法);确认无沉淀物产生, 方可进行补充油过程。

5.1.4 如补加油来源或牌号及添加剂类型与已注油不同,除应遵守5.1.2、5.1.3的规定外,还应预先按预定的补加份额进行混合样的老化试验(按DL/T 429.6给定的方法)。经老化试验的混合样质量不低于已注油质,方可进行补充油过程。

补加油牌号与已注油不同时,还应实测混合油样的粘度值确认其是否可用。 5.2 关于混油的规定

5.2.1 尚未注入汽轮机组的润滑和液压系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相混合之行为过程称为“混油”。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t75962000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4jq75sjm2i4cx3q5al1oirv327wf00pk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