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复习 资料
编著
胡钜源黄习容王江波鸣谢
胡宝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
2010年1月22日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第一章 绪论
1. 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
1)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建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
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2)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3)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
想性部分。
4)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
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2)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3) 特点:a阶级性、b实践性、c综合性
3.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 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
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
又包括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3)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
教育课题则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4) 内化与外化: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
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一是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5) 教育与管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
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4.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道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2) 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 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5. 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1) 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 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1)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2)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1)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2)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3) 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 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6) 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7) 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8) 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9)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10) 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3. 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对待小至一个家庭,大至全球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克服学习的智障。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其中的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 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1) 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充分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成现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实,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 4 2)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
产党的传家宝,它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领人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
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 始终不渝地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和群众
工作的一大特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在现阶段更不应该松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1) 个体生存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
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
2) 个体发展功能(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 3) 个体享用功能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1)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传到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传到主导政治
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保证;是推动社会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
4. 怎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不可
分割。
2) 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适当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
“有为”是为了“有位”,“有位”才能“有为”,“有位”要求“有为”,同时“有为”才能“有位”,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和落实“有位”,才不会有名无实。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1. 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 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
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共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奋斗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 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教育
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还应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实际,教育对象思想层次的不同决定的。
2. 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1) 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
务的展开活动
2) 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3) 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4) 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
要求 3. 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1) 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 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a.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b.强烈的责任感 3) 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增强人们的法制道德观念
5) 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 4. 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 坚持抓好地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 2) 突出主旋律的教育
3)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5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
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2) 主要特点:1广泛性2动态性3特定性4可创性
2. 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a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情况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变化,从而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现实政治状况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c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的特征:属人性,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