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质量检测5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8:41: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质量检测(五)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成为潮流,很多国际组织建立起来。其中,以“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使命的组织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B.关贸总协定 D.世界银行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与材料中“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符,故A项错误;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与材料中“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符,故B项错误;1994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了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与材料中“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符,故C项错误;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与材料中“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2.据《经济日报》2016年4月11日报道:________日前宣布最新《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之前将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加30吉瓦可再生能源(足够为1.5亿户居民供电),扩大世界能源产能,

为1亿人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协助至少40个国家制定气候智慧型农业投资计划。材料中“________”处最有可能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B.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稳定国际汇率,不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故B项正确;关贸总协定是为了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不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规范化、法制化的国际组织,是为了实现贸易的自由化,不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故D项错误。

[答案] B

3.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这是因为(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 D.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解析] 根据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包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和“双挂钩”原则,与材料“世界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相符,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苏“冷战”的一部分,美国援助西欧、控制西欧的一项重要措施,材料并未涉及该信息,故B项错误;经济互助委员会是战后苏联为

应对美国“冷战”,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对抗措施,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战后美国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材料信息属于前者,关贸总协定则属于后者,故D项错误。

[答案] A

4.1976年,IMF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牙买加体系。该体系下实行浮动汇率制,打破美元作为唯一外汇储备的情形。西德马克、日元随两国经济的恢复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体系( )

A.导致了德日两国取代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B.完善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管理运作机制 C.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D.说明了固定汇率制阻碍了战后经济恢复

[解析] 牙买加体系下美国仍处于金融霸主地位,德日两国只是打破了美元作为唯一外汇储备的情形,故A项错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就瓦解了,故B项错误;美元作为唯一外汇储备被打破,马克、日元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和德日经济实力的上升,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D项错误。

[答案] C

5.《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好”在( )

①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②世界货币关系提

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④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①②③正确。④“加强了”不是“好”的表现。

[答案] B

6.1946年丘吉尔在名为《欧洲的悲剧》的著名演讲中指出,民族纠纷是欧洲战争的根源,“二战”后“黑暗的时代仍可能重现”,为避免“悲剧”欧洲人( )

A.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稳定欧洲政治 B.唯美国马首是瞻,寻求避护 C.参加亚洲热战,转移矛盾 D.走向联合,缓和矛盾

[解析] 根据“民族纠纷”“黑暗的时代”得知是指世界大战,与稳定欧洲政治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民族纠纷是欧洲战争的根源”可以看出丘吉尔强调的是欧洲民族间的矛盾,与求靠美国不符,故B项错误;1946年“冷战”刚刚开始,与亚洲热战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丘吉尔强调为避免再一次大战,应该做的就是首先解决民族纷争,走向联合是唯一的途径,故D项正确。

[答案] D

7.某地区一些国家签订了一份合作文件,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该文件是( )

A.《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B.《罗马条约》

D.《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解析]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内容是成员国内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与材料中“货币统一”“政治联盟”不符,故A项错误;《罗马条约》推动欧洲共同体建立,当时欧洲一体化仅是经济领域,没有涉及“货币统一”“政治联盟”,故B项错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是以降低关税,促进贸易自由化为内容的区域经济组织,与材料中“货币统一”“政治联盟”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8.“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材料表明,欧元的诞生与流通( )

A.标志着欧共体建立 C.加剧了“冷战”的结束

B.终结了美元的主导地位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解析]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故A项错误;材料中“欧洲人……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不等于终结了美元的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1999

年,欧元正式问世,而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故C项错误;推动了欧洲一体化,与材料中“用欧元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9.下列区域性国际组织中,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为特色的是( )

A.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共同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为特色的是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C

10.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C.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解析] APEC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WTO是经济全球化组织。材料中“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说明了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答案] C

11.对下图时间轴所列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地理大发现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内在动力 B.殖民扩张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化形成

[解析]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内在动力应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仅仅是其开端,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信息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商品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行资本输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体现的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是资本主义对外殖民扩张的本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但不是其形成的标志,全球化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趋势,故D项错误。

[答案] B 12.

成立时间 1955 1960 1962 1970 名称 国际茶叶委员会 石油输出国组织 可可生产者联盟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上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 表格中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局面,资源紧缺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新兴独立国家加强彼此经济合作,纷纷建立一些国际组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出现在生产领域,而不是等到二战后,故C项错误;表格中国际组织还未形成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13.据联合国统计,距今10年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有36个,5年前增至42个,现在则进一步增加到50个。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经济发展无法改变贫困现象 B.跨国公司严重威胁各国民族经济 C.经济全球化拉大了贫富差距 D.世界银行未能起到发展援助作用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因而全球化的发展会扩大贫富差距,导致贫困国家增多,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4.对下列两幅漫画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注:亚投行的全称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A.欧洲参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谋求经济增长 B.西方世界分裂,中国成功颠覆美国经济霸权 C.美国拖延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引发他国创新 D.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跨地区金融合作加强

[解析] 图二的意思为:一大群人从美国人身上跑过,其中更有手提“盟友”公文包的积极参与者,他们马不停蹄地奔向“亚投行”,全然不顾美国人手拿“停下”的牌子,美国人狼狈不堪、一脸错愕地躺在地上,可以看出欧洲参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谋求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方世界分裂,但是中国并没有颠覆美国经济霸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图一即为美国拖延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其他国家创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亚投行的建立体现了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跨地区金融合作加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4分)

15.(21分)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1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第一届西方主要工业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行,会议议程“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1976年的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七国集团正式形成。(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发展为八国集团)

材料三 20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中国、巴西等11个发展中国家。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特点。该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七国集团成立时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法国为何能倡导并促成西方主要工业国首脑会议的召开?(8分)

(3)材料三中“20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发展趋势?(4分)

[解析] 第(1)问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两大组织形成,其特点是实行双挂钩原则,以美元为中心,影响从对美国和世界两方面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分析,西方七国集团成立是在1976年,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二战后的“黄金时期”后,开始进入“滞胀”阶段;随着欧共体的成立,西欧国家实力增强,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所以法国能倡导会议召开。第(3)问根据材料中“20国集团”的组成可以看出反映了世界向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 (1)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特点:以美元为中心。

影响: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扩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面临危机:经济:滞涨;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原因:包括法国在内的欧共体的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3)经济全球化;政治经济多极化。

16.(23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形成篇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挫折篇

材料二 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

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调整篇

材料三 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如下图)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展望篇

材料四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297美元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1)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采取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分别写出材料三图中的三个国际组织的名称(不能用英文缩写)。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6分)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分)

[解析] 第(1)问事件结合1500到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主要包括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办法结合材料分析主要是提高关税,以邻为壑,倾销商品;影响主要从对经济的破坏、政治民主化遭遇威胁和国际关系恶化方面分析。第(3)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其名称和作用。第(4)问抓住数据变化,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思考,据材料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可知20世纪70~90年代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迅速,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二小问“应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要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建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加快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答案] (1)事件: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具规模;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或武力威逼)。

(2)办法:转嫁危机,以邻为壑,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影响: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3)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影响: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优势;另一方面,规范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4)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总产值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

应对: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质量检测5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ord版含解析)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cpv1g0ol9jajr88ky455t2h95xc900wd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