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1 8:44: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享福与吃苦》,回答问题。 享福与吃苦 何仲英

①现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

②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

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撑持的。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

④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火伕吗?笑话,笑话,他们决不是的。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

⑤《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有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渊薮,便是小人无忌惮处。”前清末年,京城里旗人个个总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个个都是整日地拿着一个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

⑥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吃众人之苦者,享众人之福。真正会享福的,先要备尝艰苦,而后苦尽甜来,始有滋味。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机会,这是鼓励吃苦的不二法门。 ⑦我们虽不必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但至少要有陶侃、格兰斯顿的勤恳不懈的精神。我们虽不见得有什么大苦可吃,但至少要屏除一切奢侈浮靡的不良习惯。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这是对诸位的一点贡献。 (有删改)

1)结合全文,梳理并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

2)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3)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论证作者的观点。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凡老先生的秘密 关小敏

凡老先生有个秘密。

他独自一人住在偏僻的森林旁边,一生最钟爱的就是他居住的这幢房子。可是现在凡老先生得了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到儿女们居住的城里治疗。对于这幢老房子,凡老先生的孩子们提议卖掉,但凡老先生一万个舍不得。

几个小孩子带着小手电,来到了凡老先生的屋前,当他们发现窗户远高过他们的个头时,开始动脑筋想

主意了。“卓林,爬上去!看看里面的老头儿到底在干什么。”叫肖图的男孩说道。

卓林似乎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顺着旁边的一根粗水管爬到窗户上,他朝里面望去,桌上摆放着许多医疗器具,有镊子、纱布、消毒水……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传来:“这里不是有大门吗?不用这么费劲去爬窗户……”

“快撤!”肖图一声惊呼,拽着胡忽快速消失在黑夜里。爬上窗户的卓林却手一滑,跌落下来。“唉,你这孩子,太不小心了!进屋上点药吧。”

凡老先生动作娴熟地帮卓林抹上药:“好像以前没有见过你,你是新搬来的吧?为什么要来这里?” 卓林鼓起勇气小声地说:“我家是一个月前搬来的,就租住在街尾的那间房子。肖图和胡忽说,如果晚上我和他们一块来这儿,就给我三片面包。我爸爸今天过生日,我和两个弟弟没钱买蛋糕……” 凡老先生怔怔地看着他,转身拿出一个蛋糕礼盒递给卓林:“拿回去和家人分享吧。你们住的是肖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都准备要拆掉了,住在里面一定很难受吧?” “不难受,爸爸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凡老先生称赞他有个好爸爸,脑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你愿意帮我一个忙吗?从明天开始,你放学后就来我这儿,我想教你一些简单的医术。”卓林愉快地同意了。

“丁零零!”门铃响了。卓林知道凡老先生有客人来了,便起身告辞。但走到门口,他什么人也没有看见,身后的凡老先生却不知和谁打起了招呼:“您今天气色不错,再换一次药就没事了。” 卓林低下头,仔细一看,门前站着一只小松鼠,前上肢还打着一个绷带:“麻烦凡老先生了!” 卓林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放学后便去跟凡老先生学习医术。在凡老先生的指导下,他学会给受伤的狼抹药,为中弹的鸽子做手术……

几天后,凡老先生的儿女们开着车来接他了。“我的孩子,你已经知道了我的秘密!应该也知道我想让你干什么!”凡老先生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放在卓林手里,“现在你是这幢房子的主人了,请你好好爱惜它,还有夜晚来访的动物朋友们。” 现在,凡老先生的秘密成了卓林一家人的秘密。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7年第7期) 1)从文中看,凡老先生的秘密指的是什么呢?

2)当卓林失手从窗户上跌落下来后,凡老先生是怎样对待卓林的呢? 3)凡老先生离开时,对卓林提出了怎样的期望?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凡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作文 13.按要求作文。

淡雅的菊花,寄托史铁生顽强的信念;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作者自己明白了“把困难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从而实现人生目标”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你的周围,一定也有一种事物或某件事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请你以“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写落叶、小草、跑道等);②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B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沉舟侧畔千帆过(2)疑义相与析。(3)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4)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诗歌鉴赏

7.1)杨花、子规、明月。

2)示例:①运用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②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让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③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四、综合性学习

8.秋,以她的一片金黄、累累硕果令人欣喜冬,以她的猎猎寒风、皑皑白雪给人希望 五、文言文阅读

9.1)(1)闭眼;(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2)B

3)(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4)狼的共同特征: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10.1) (1)多次 (2)跟从、学习 (3)离开 回头看(4分) 2) B

3) 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2分)

4) 卓茂:仁厚(宽厚 宽容) 丢马的人: 诚实(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只答品德给1分)(3分) 六、现代文阅读

11.1)首先指出青年人不愿吃苦,只图享福的现状;再分析吃苦的意义;接着论证吃苦的好处和不吃苦的危害;最后指出吃苦才能享福,要具有吃苦的精神。

2)(1)举例论证。第四段列举圣贤豪杰,第五段举了京城旗人的例子,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的观点。(2)道理(引用)论证。引用了《论语》《孟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懒散的危害。(3)对比论证。通过正(第四段)反(第五段)对比论证,强调了吃苦的重要性。 3)示例一: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凭借勤学苦练,终成大书法家。

示例二:明朝大学士宋濂,小时候家贫,借书后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但他仍坚持抄录。正是吃得苦中苦,终学有所成,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12.1)凡老先生一直在救助那些受伤的动物。

2)凡老先生给卓林的伤口上药,并询问他爬窗户的原因,得知原因后送给他一个蛋糕礼盒,并愿意教他一些简单的医术。

3)凡老先生把自己住的那幢房子送给了卓林,请他好好爱惜它,还要帮助夜晚来访的动物朋友们。 4)示例:凡老先生是一个善良、慈祥的人。 七、作文

13.思念,牵动我的情思

思念,犹如咖啡,苦味瞬间蔓延心底,直至永痕。 ——题记

流星带着记忆,划过脑海,然而,那些人,那些事,像洪水涛涛而来,那时刻骨铭心的思念。我怎么会忘记,怎么会忘记,我们曾读过的每一个冬夏?——梁老师

原来时间可以那么快的溜走,一转眼,初中的生活已经逝去了一半,可我的心似乎还停留在那个美

好的童年,那个有她的童年,那个毕业前美好的夜晚。那天,她没有拿课本,表情似乎也和以往不一样,他轻轻地走上讲台,看了看全班的每一个同学。“明天,你们就要踏上你们人生的第一个旅程,这一次,也许真的要和你们说再见了,同学们,祝你们考试成功,希望你们的青春,你们的未来都会顺利。”他的声音越来越低,甚至开始嘶哑起来,同学们都看着她,勾起着三年的回忆,原来,有那么多,原来,他的影子有那么深。那一天,似乎我们都哭了,不知是为了要离别而哭,还是。因为舍不得。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然缘分让我们相聚一堂,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是吧!”梁老师像第一次走进我们教室那会儿,给我们说起缘分来。可,那是三年前的欢聚一堂,这是三年后的分散离别啊,老师,您知道吗?

小学毕业已是两年有余,然而,我依旧深深地,深深地思念着梁老师。那样的思念,带着欢聚与离别,带着开心与难过,这样的思念,牵动着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与情绪。因为,我深深地爱着她——我的梁老师。

梁老师长得很漂亮,一头泛黄的直发,一双严肃并且会说话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他的语文课简直是无比的精彩。又一次,他在课堂上津津有味的朗读着课文,而我却在下面与同桌讲小话,他的眼神,严肃的看着我,好像在说;“上课不认真,怎么会考出好成绩?”我心虚的低下头,认真听课。梁老师总是那样,喜欢带着笑容走上讲台给我们上课,直到今天,还是很想念她的课。

梁老师总是爱教我们如何做好人,记得有一次,两个男生在教室打架,梁老师尽然没有骂他们,而是给他们讲道理,知道两个男生惭愧不如,心服口服为止。

不入初中,走进了青春,可这份对梁老师的思念不会改变,因为这份思念早已牵动了我所有的情思,思念她与我们的点点滴滴。

相思相见和时日?只叫思念蔓延全身,以致更浓,更深。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ev36q28j5136q5t3t485bn78arf200ckl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