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7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二年级组样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4:58: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终于,假期结束,又可以离开这个家自由飞翔了。我西装革履地拎着大包小包在前面走,父亲穿着一身皱巴巴的大襟布衫拄着双拐在后面跟着送我。走到村口的那棵老槐树下,我执意不愿让他再送,一则,村口离车站还有一段路,父亲行动不便;二则,心里总会有那么一种阴暗的东西在作祟。

父亲停下:“我走了。”我回过头招手让他回家,就在他用双拐交替寻找支点的一刹那,我看到了一个背影??去省城的长途班车很拥挤,我嘴咬着车票,双手拎着包裹好不容易挤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在舒适的座椅上刚想喘口气,这时我发现全车的人都回头看着什么,车外有一个拄着双拐的男人正在一个车窗接一个车窗地喊着我的小名,原来是瘸子父亲,我抬头看了看车里的乘客,每个乘客的脸上都写着鄙夷,我只好低下头,心里不断地咕哝:“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我把头埋得更低,没有开窗和父亲搭话。

父亲在窗外一辆车接一辆车地喊,声音越来越刺耳:“小刚,你妈眼睛不好使,生活费忘记放你包里了!还有,中秋节快到了,城里的月饼贵也不大好吃,你妈特意给你做了几块你小时候特别爱吃的麻辣月饼??”

当父亲蹒跚地从我面前经过,我感觉所有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西装革履的我,我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继续装着打盹,心里期盼车子能早点开动。也许是自己的期盼真的感动了司机,也许是刚好到点,车子终于徐徐动了起来。我这才把深埋在手臂里的头抬起来。看着身边徐徐倒退的槐树,我始终没有勇气回头。突然,后座有人大喊起来:“不好!那个瘸子摔倒了。” 我连忙打开车窗探出身去,只见一条歪斜的背影倒在马路上,一根拐杖扔得老远,旁边一块西瓜皮还在不断地晃悠着,显然,刚才有人往父亲的脚下扔了西瓜皮,正在大声叫喊的父亲没注意一脚踩了上去??马路上,一块块月饼夹杂着一张张零碎的毛票就像天女散花似地撒了一马路,有的还被风刮出老远老远,那个黑色的背影用剩下的那根拐杖努力地支撑着爬起来,用一双比干柴还要嶙峋的手不断地使劲划搂着月饼和那些飞舞的钱。我满脸是泪,突然站起朝正聚精会神开车的司机大声吼着:“停车,快停车!是我父亲摔倒了!”(选自《浙江城市电视报》)

16.揣摩第二自然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我执意不让父亲送”的第二点原因。(2 分)

17.简要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 分)

18.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和朱自清的《背影》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中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可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来回答)(5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 分)

儿嫌母丑 文/ 李雪峰

5

我的母亲是容貌丑陋的乡下女人,刚刚懵懵懂懂时,我就知道遮丑了。我不同母亲一块儿上街,喊在田里劳作的母亲回家时,我只是很快地跑到她的身边,低低地朝她喊一声,便飞快地、独自一人跑开了。

别人家的小孩都让母亲拉着小手送到学校去。但我不,我拒绝接送。我知道,很多个夜晚下了夜自习,我一个人沿着漆黑的街巷走,身后那远远跟着我的黑影,那不紧不慢的一串脚步声,就是母亲。但我还是假装不知,我怕突然走到一盏路灯下,让别人窥见了我有一个丑不忍睹的母亲。

因为丑,自惭形秽的母亲一向都是孤独和寂寞的。她不走亲串戚,不到人潮如流的集镇上去,她从不高声说话,总是一个人不声不响默默地忙碌在家务和田间地头。临近大学毕业的那年夏天,我的女朋友小月固执地要同我去乡下见见我的家人,我百般阻挠无效,只好忐忑地硬着头皮领她回了乡下的老家。

推开家的木门,母亲正坐在院子中搓洗衣服,见到我们回来,母亲慌手慌脚地站起来。女朋友见了母亲的模样,一时怔住了,我的脸唰地红了,尴尬地撒谎说:“这是我的大婶。”

我看见母亲一愣,微微地打了一个哆嗦,但是,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强装镇定地朝我们笑笑,便把我们迎进了屋里。

那两天,小月一个劲儿地问我母亲,我左遮右拦,眼看就要现出马脚来,母亲忙帮我掩饰说:“他妈走亲戚去了,要好多天才能回来,我是替他们家照看一段门户的。”母亲笑着说完就轻轻扭身出去了。我看见母亲在墙角偷偷地擦了一把眼泪。

我在省城结了婚,只给家里草草写了一封信,母亲接信后,给我们汇来了一千元,汇款单的留言栏上留了几个黑点。我想这可能是我母亲欲言又止吧!一千元,虽然对于城里人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只靠卖粮挣钱的乡下人来说已接近天文数字了。捧着那张汇款单,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重。母亲,虽然在留言栏上您没留一句话,但我已深深感受到了您的祝福。

妻子分娩前的一个月,一天,楼下的邻居转给我一个很重的包袱。他说是一个乡下妇女送来,托他转给我的。我忙问他送包袱的女人是什么模样,他比比划划地说了半天,并说了一句,很丑的一个老妇人。他说,那个老妇人在楼下转了老半天,把包袱托给他,说是急着赶车就走了。哦,那是母亲!回到家里,我打开包袱,全是花花绿绿的童衣童帽,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放声痛哭了一场。我告诉妻子,那个我曾说是我大婶的女人,就是我母亲。她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搭车、转车赶到这里来,为了儿子的颜面,竟临门而不入,留下她给儿子和未来孙子的满心慈爱,却连儿子的一口凉水也没有喝。妻子也哭了。妻子说,她其实早就知道那位大婶就是我的母亲。妻子说:“她一点也不丑,她比许多女人都美,她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妈妈!”妻子让我一定回家把母亲接来,她说:“我们不仅要大大方方地喊她妈妈,还要陪她到大街上走走。”(选自”央视电视散文”)

6

19.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本文中有多处的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它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3 分)

20.整体感知全文,你如何理解妻子说的“她比许多女人都美”这句话的含意?(3 分)

21文中出现了“懵懵懂懂”“忐忑”“尴尬”“撒谎”“掩饰”“欲言又止”“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等词语。请你从中任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语意连贯,表述清晰,50 字左右,不得摘抄原文。(5 分)

22阅读《农民父亲的力量》《背影》《儿嫌母丑》三篇文章后,我们会感受到父爱的崇高、母爱的伟大。在古诗文中也不乏讴歌父母之爱的佳句,请你举出两例来。(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 分)

人体内的“夜班”工作

文/ 陈良

你是否想过,当你夜间进入梦乡时,在你自己的机体内还有大量的器官和组织在值“夜班”呢?

“心脏在值‘夜班’。”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确实如此。据记载,心脏停跳又复活的世界纪录为3小时42 分,但在睡眠环境下,心脏恐怕一分钟也不能停止跳动。不过心脏并不是一刻也不停地工作,它也在抽空休息。它收缩时是在工作,它舒张时是在休息,每分钟心跳75 次时,每一次心跳,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时间分别为0.1 秒和0.3 秒,而舒张时间分别为0.7 秒和0.5秒,休息时间倒比工作时间长。

“肺脏也在值‘夜班’。”此话不假。人在夜间睡眠时,生命之火还在燃烧,肺脏就像一台鼓风机,不停地把富含氧气的空气吸入机体内“助燃”,把富含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科学家们认为这台“鼓风机”停止工作五分钟,人就会“断气”。当然肺脏也要休息,它的七亿五千万个基层单位———肺泡采取轮休制,每次呼吸只有部分肺泡在工作。

说到值“夜班”,也别忘了消化系统。据试验,玉米在胃内消化停留3.48 小时,在小肠内吸收停留5 小时,在结肠内停留16.24 小时,经过21.2 小时开始由“环卫部门”直肠排出,36.4 小时后才排完。照此算来,人在夜间睡眠时,消化系统的“夜班工人”还在对从昨天早餐到今天晚餐的食物作一系列处理。 人们大概不太清楚,许多调节人体功能的内分泌腺体也坚守在“夜班”岗位上。实践证明,有大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激素在夜间达到最大值。例如腺垂体

7

分泌一种生长激素,它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软骨与骨头生长,使人长高,这种对发育极端重要的激素在人熟睡后一小时达到最大分泌值。

至于神经系统这个人体活动的“总司令部”,在夜间当然是“灯火通明”的。例如:值“夜班”的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在指挥内脏的活动,丘脑在调节着人的体温、水平衡、内分泌,脑干中的睡眠中枢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在清晨把人唤醒,否则人就要无休止地睡下去。甚至主管思维的大脑也安排有“夜班”———做梦。

感谢这些“夜班工人”,使我们的生命能平稳地延续。 23.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2 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24.判断下列各句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 分)

(1)实践证明,有大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激素在凌晨两点达到最大值。() (2)人之所以能在清晨醒来,是因为脑垂体分泌的一种生长激素的作用。( ) (3)本文通过介绍人体内几个主要器官和系统“值夜班”的情况,说明人类生命之所以能平稳地延续下去的原因。()

25.本文用了许多举例说明和比喻说明(打比方)的方法,请分别找出一例。(2 分)

26.把第2、3、4、5、6 自然段的中心句找出来写在下面。(3 分)

(五)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5 分)

【甲】元丰六年淤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怀民亦未寝,相与盂步于中庭榆。庭下如积水空明虞,水中藻、荇愚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注释】淤元丰六年:公元1083 年。元丰,宋神宗年号。于张怀民:苏轼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盂相与:共同、一起。榆中庭:院里。虞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愚藻、荇(曾佻灶倮):均为水生植物。

【乙】盖余以八月之望淤过洞庭,天无纤云于,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盂童隶榆而登焉。沙之色正黄虞,与月相夺愚;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彩激射舆,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余,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俞。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逾。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节选自张孝祥《观月记》)

8

2007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二年级组样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g9k7ikeb8c83h0eoo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