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老化评价原则
A.3.1 老化分级
试样外观老化变化分级均采用统一的方法,即以0—5的数字级别来表示老化程度。“0”表示无老化,“5”表示严重老化,必要时可采用中间的半级来对所观察到的老化现象做更详细的记录。 A.3.2 老化程度、数量、大小的评定
A.3.2.1 评定试样外观可见的均匀老化,用老化的程度评级,详见表A.3。
表A.3 均匀老化程度评定表
A.3.2.2 评定试样外观非连续性或局部不规则的老化现象,按试验有效面内出现老化的破坏密度程度进行评级,详见表A.4;对一些有大小意义的分散老化现象应同时以老化大小程度(即最大老化处大小)进行评级,老化大小表示的评级原则,详见表A.5。
表A.4 分散老化密度评定表
表A.5 分散老化大小评定表
A.3.3 等级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应包括下列内容:
老化类型:均匀老化程度等级按表A.3;分散老化密度等级按表A.4。若表示老化大小等级按表A.5,则在括号内注明。 如:均匀老化中的变色等级表示——变色:2,即表示试样外观2级变色。
分散老化中的起泡等级表示——起泡:3(S2),即表示试样表面起泡密度为3级,起泡大小为2级。
注:应在等级的前面标出老化部位名称。如发动机盖外表面涂层失光2级;顶篷中间外表面涂层生锈3(S4)级或左前 门塑料护板边缘涂层脱落2(S3)级。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详见表B.1。
表B.1 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