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生态休闲带。以区县旅游资源整合、周边区域联动发展为重点,开发建设“永定河百里旅游休闲带”、“西部自然山水体验区”、“古村落文化游板块”、“农业观光游板块”、“古遗迹寻访游板块”五大旅游功能地域。
长城文化旅游带。即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司马台——古北口——将军关长城一线及周边区域,辐射首都北部区县。以长城文化的标志性资源为主线,引导具有示范、集聚、龙头带动等多重效应的旅游项目向该区域集聚,推进北部区县旅游产品的集群化和国际化,培育发展高端户外休闲、会议度假、乡村度假、主题娱乐等产品。
十二板块。即中心城板块、海淀西山板块、通州板块、大兴板块、丰台——房山板块、石景山——门头沟新城板块、西部山区板块、昌平板块、延庆板块、顺义——怀柔-密云板块、古北口——司马台板块、平谷板块。通过各区县核心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开发、旅游重点项目的集聚建设,形成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专栏3:北京市各区县“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重点方向
区县 重点方向 重点开发北京中轴旅游、京味文化旅游和“国会”(国际会议)、国学、国医(中医药)等特色主题东城 旅游产品。 西城 朝阳 重点开发古都文化(六海水系)旅游、现代金融商务公务旅游和都市观光旅游。 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奥运旅游。 以高端为引领,重点建设西北部(海淀西山)高端文化休闲旅游区,发展皇家园林游、科教体验游、海淀 商务会展游、生态休闲游和都市风情游。 重点发展都市休闲、花卉旅游(东部)、生态休闲、会展(西部)和历史文化、滨水旅游(永定河丰丰台 台段)。 围绕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休闲娱乐旅游产品,打造西石景山 部文化娱乐中心和休闲服务基地。 构建集休闲旅游胜地、高端商务新区、山水宜居新城、首都生态屏障为一体的首都西部旅游综合服务门头沟 中心。 房山 围绕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生态度假、休闲购物、康体运动、精品民宿等高端旅游产品,打造首都现代生态休闲区。 重点发展高端商务、现代文化娱乐休闲旅游、运河文化旅游以及与现代服务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宋庄)通州 融合的旅游新业态,提升通州作为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旅游综合竞争力。 顺义 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旅游(新国展)和都市田园旅游产品,打造“绿色国际港,时尚休闲地”旅游品牌。 昌平 重点发展温泉度假、会议旅游、户外休闲、乡村与民俗旅游产品。 重点开发新媒体产业基地文化创意旅游、时尚体育休闲、生态休闲旅游(永定河大兴段)、工业科技大兴 旅游(亦庄等)等产品。 重点开发高端国际商务会议度假旅游和影视旅游,提升“长城、宗教、影视、满乡”资源开发,打造怀柔 怀柔国际影视会议休闲区。 重点开发生态休闲旅游、轩辕文化旅游和城市商务旅游,将平谷打造成“文化体验谷,绿色休闲谷,平谷 健康生活谷”。 重点开发高端山水度假、生态养生休闲、精致乡村生活体验等旅游产品,打造北京绿色休闲旅游产业密云 综合示范区。 延庆 重点开发长城文化和山水生态、民俗休闲旅游产品,打造绿色北京示范区和国际旅游休闲名区。 第三章 重点任务
围绕“调结构、强吸引、增效益”主线,以加快入境旅游发展为战略关键,以开发高端、特色旅游产品为主攻方向,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为着力点,以旅游板块通道化建设为突破口,以首都综合优势的旅游转化利用为新动力,以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关系的强化为重要支撑,实现北京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入境旅游发展
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偏好的旅游产品。针对入境游客的偏好,大力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商务会奖旅游产品、夜间休闲产品以及政治文化关联旅游产品,完善设施、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挖掘内涵、提高质量。
提升城市旅游国际竞争力。高品质打造城市商业游憩、公园广场休闲游憩、文化娱乐游憩、体育运动休闲等城市游憩系统。大力发展酒吧街、特色旅游街区,创造轻松、愉悦的城市旅游氛
围。完善城市旅游设施与环境,以旅游发展为导向优化城市景观。强化旅游管理与服务,加强城市旅游软环境建设。
强化北京与国际旅游城市的联盟关系。推动北京在国内外多个层次旅游联盟的构建。强化北京与国内主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联盟关系,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强化与世界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的联系。促进旅游企业与国际航空、国际邮轮等公司的战略合作。对企业邀请海外旅游批发商、参加海外促销和展览、申办国际会议等予以奖励。通过首都国际机场,强化北京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交通枢纽。
推进海外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和定制营销。继续推进传统的欧美、日韩和港澳台市场营销,在纽约、巴黎、东京、香港等主要客源国城市和地区设立旅游办事机构,以多种方式派驻或聘请驻外专员吸引客源。大力开拓新兴经济体国家客源市场(金砖国家、灵猫六国)和地缘联系国家客源市场(东亚市场和南亚市场)。
加大入境旅游的政策扶持。积极争取海关、边防和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对在京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大型展会、会奖旅游、国际赛事、重大演出等项目在入境签证、通关等方面给予简化手续等项支持。积极研究争取宽松签证政策,争取在出入境口岸设立旅游团队快速通道、重大会议及活动快捷通道。研究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的可行性和具体办法。研究制定境外旅客在景区、酒店外币结算的有关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试行发放“旅游者市民卡”。 二、开发高端、特色旅游产品
深度开发京味文化特色体验项目。大力挖掘北京皇城文化、老北京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戏剧、文学、绘画、音乐以及传统民俗、传统商业、传统娱乐等京味文化主题旅游项目,鼓励开辟以名人故居、会馆、胡同和传统街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将北京胡同游和老北京深度体验与社区参与紧密结合。加大对皇家园林景区的整体宣传与推广,强化景区内导览、解说、标识、停车等旅游服务配套以及与其它重点旅游景区的交通直达服务。
推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提升、扩容与分流。利用好北京六大世界文化遗产,通过改善游览环境,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交通直达性,打造登基大典(故宫)、祭天大
典(天坛)等一批面向高端消费需求的衍生旅游项目,增强六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旅游价值。通过加大世界遗产周边区域特色资源的开发力度(如著名王府、什刹海、大栅栏、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等),形成更多旅游新热点,实现世界遗产景区的扩容与分流。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依托中国动漫游戏城、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演艺中心、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骨干文化项目的规划建设,创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依托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首钢等特色资源,建设大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
推进高端商务和公务旅游发展。依托北京商务、政务活动的优势,以CBD、金融街和外交、外贸、外事活动区等为重点,完善商务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结合总部经济的发展,开拓国内外商务公务旅游市场。在交通、住宿、餐饮、会议、展览、通讯、金融、服务等方面形成友好的环境,提供高效优质的设施与服务。
加快会奖旅游产品开发。依托首都功能核心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四大会展核心功能区(新国展、国家会议中心、国展-农展馆、首都会展/大兴)、六大会议业主导的会展产业集聚板块(怀柔雁栖湖、密云龙湾水乡、昌平小汤山、海淀稻香湖、丰台青龙湖、石景山首钢)的培育和建设,通过国际会奖旅游市场的开拓、品牌展会的发展与培育、国际影响力重大会议与节事活动的申办与组织、会奖专业人才和队伍的建设等举措,显著提升北京首都特色会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力争成为亚洲排名领先的会奖旅游目的地。
开发品牌化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以定制度假、奢华度假、主题度假、主题休闲、主题娱乐为重点发展方向,对现有的休闲度假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强化培育我国自主品牌,或者积极引进世界知名品牌,推出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大型度假区、文化休闲旅游区、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等国家级休闲度假精品项目。
精心培育特色专项旅游产品。面向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发挥北京特有优势,加强旅游与文化、医疗、科教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精心培育医疗健康旅游、婚庆旅游、修学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借鉴瑞士青春之旅、日本健康之旅、韩国美丽之旅经验,依托北京众多知名医院和较低的医疗消费价格优势,推出北京医疗健康旅游产品,包括以世界一流的专业医疗旅游服务团队和高端定制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医疗旅游,以中医、中草药和中国武术为主题的健康旅游。积极开发高规格婚庆旅游产品,针对主要细分市场加大北京婚庆旅游的营销力度,组织婚庆旅游一条龙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