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柳宗元
②
①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栌节棁之华。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
③
②是山崒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诸
④
山来朝,势若星拱,苍翠诡状,绮绾绣错。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然以壤
⑤⑥
接荒服,俗参夷徼,周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岩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叹。
③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独家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乃壁乃涂,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
⑦
学堂,专注语文培优作我攸宇,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风止雨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于是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襟袖,以极万类,揽不盈掌。
④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是亭也,僻介闽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湮,是贻林间之愧。故志之。
【注】①柳宗元被贬广西任柳州刺史时,其二兄柳宽亦任职邕州(现今南宁)。②欂(bó)栌节棁(tuō):欂栌,斗拱。棁,梁上的短柱。③崒(zú):险峻。④裔:边远的地方。⑤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京畿二千五百里的地区,为五服中最远之地。⑥徼(jiǎo):边界。⑦攸宇:安适的房屋。
①
22.概括第①段的内容。(3分) 23.赏析第②段画线句。(3分)
24.可填入第④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分)
A.也 B.耳 C.矣 D.者 25.对第③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柳宗元的二兄因为实施了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 B.本段写景简练传神,可与第②段的“以为叹”相呼应。 C.本段文字体现了山川之美与士子俊逸相得益彰的情趣。 D.本段文字看出柳宗元的二兄不留恋官场而纵情于山水。 26.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参考答案: 五、12分
22.(3分)说明建亭的时间、地点以及亭子的简朴特点。(时间、地点和简朴各1分)
23.(3分)以长短句的形式(以四言为主),用拟人手法(只要写到其中的1点就给1分),生动地描写了马退山的雄伟奇秀之美(1分),为下文登探者抒发感叹做铺垫。(1分) 24.(1分)C 25.(2分)D
26.(3分)本文通过叙写二兄建造茅草亭的时间和地点,描写茅草亭的简朴和马退山的雄伟奇秀之美,(1分)赞美了二兄的德政,(1分)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美不自美,因人而彰”。(1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