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称为非特异投射核。
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投射的特征不同,可以把感觉投射系统分为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接受各种特异性感觉传导通路来的冲动,通过换元接替后, 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称为特异投射系统,它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的关系。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这一投射系统弥散投射大脑皮层广泛区域,不存在点对点投射,也不产生特定的感觉与定位
大脑皮层代表区:
1.体表感觉代表区体表感觉代表区有第一和第二两个感觉区,第一感觉区更为重要。大脑皮层对体表感觉投射规律:(1)躯体感觉投射:交叉,头面部感觉投射:双侧.(2) 倒置(但头面部是正置的)(3)投射区具有精细的定位,投射区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度有关。
2.内脏感觉代表区包括体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皮层,混杂于第一代表区。 三、存在的问题
1.兴奋在有髓神经纤维上是跳跃式传导,比无髓神经纤维上的顺序式传导速度快。由于朗飞节髓鞘的高电阻低电容,动作电位只能在邻近刺激点的郎飞结处产生,而局部电流也只能发生在相邻的郎飞结之间,这就使动作电位的传导表现为跨过每一段髓鞘而由一个结跳到
另一个结。但电流跨过髓鞘应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什么电流跨过髓鞘的速度比在无髓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快?
2.轴浆运输中的逆向运输主要运输一些神经营养因子、毒素、病毒等,但为什么要运输毒素和病毒吗?这些有害的物质不应该避免运输到胞体吗?
四.自己的感想
在学神经这一节之前,我们刚刚开始学解剖的神经部分。学习解剖的神经部分后立即学生理的神经部分,感觉内容更容易理解了。解剖主要是形态学,可以为生理学服务,因此学解剖的时候,要多想想其中的机理、原因;学生理的时候,要联系解剖的形态,使两者有机的结合,更容易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