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云南丽水一模)青岛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是中国种植茶叶的最北界。1957年在其山区进行“南茶北引”移植试验,成活率较低。由于种植技术不普及,1990年崂山茶种植面积仅60公顷左右。1997年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后,种植面积达800公顷。据此回答1~2题。
1.移植试验初期成活率较低的自然原因是( A ) A.冻害严重 C.气候干旱
B.雨涝多发 D.土壤盐碱化严重
[解析] 青岛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是中国种植茶叶的最北界,但是茶叶是南方的农作物,北方冻害严重,因此移植试验初期成活率较低,所以A项正确。
2.1997年后,崂山茶种植面积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市场需求增大 ②政府扶持力度增大 ③种植技术提高 ④交通条件改善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茶叶是在南方生长的农作物,北方冻害严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府制定的扶持政策,崂山茶种植面积显著增加,所以②、③正确,故选B项。
(2017·吉林四调)我国农业部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 000万亩,主要调减玉米非优势产区集中的“镰刀弯”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2015年这一区域玉米面积1.56亿亩,比2005年增加了7 000多万亩。据此回答3~5题。
3.近期我国农民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直接因素最可能是( B ) A.国家政策 C.气候变化
B.玉米价格 D.生产成本
[解析] 材料中不能显示国家有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A项错。气候变化是较长期的,短期内变化不明显,不会影响玉米种植面积,C项错。生产成本在一段时间内较稳定,不会有大的变化,D项错。短期内最直接的因素应该是市场需求减少,玉米价格大幅下降,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明显减少造成,B项对。
4.我国近几年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D ) A.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C.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
B.玉米消费需求不足 D.玉米质量明显下降
[解析] 近几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多,玉米产量增加,A项正确。但是玉米消
费明显不足,加上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大量增加,导致国内玉米供大于求,玉米价格大幅下降,B、C项正确。生产技术发展,玉米质量会不断提高,D项错误,选D项。
5.我国“镰刀弯”地区玉米生产的不利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东北冷凉地区低温冷害早霜 B.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壤退化沙化 C.西北风沙干旱区干旱日温差大 D.西南石漠化地区干旱地形复杂
[解析] 我国东北纬度较高,冷凉地区存在低温冷害早霜等不利因素,A项正确。北方农牧交错区,由于过度开垦,土壤退化沙化,B项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是玉米种植的主要不利因素。日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是有利因素,C项错误,选C项。西南石漠化地区,涵养水源能力差,干旱地形复杂,D项正确。
(2017·浙江温州一模)甜菜是喜凉作物,它是重要的制糖原料。下表代表北半球两个甜菜生产大国平原产区的播种和收获时间。据此回答6~7题。
国家 甲国 乙国 播种时间 10月~次年2月 4月上旬~4月下旬 收获时间 6月~7月上旬 9月~10月 6.甜菜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A ) A.需就近加工 C.使用量小
B.生产量小 D.分布广泛
[解析] 甜菜属农产品,收获具有季节性,且其保质期较短,不能长时间存放,因此需要就近加工,故此题选A项。
7.据材料推断( B ) A.甲国产区纬度高于乙国产区 B.冬季气温甲国产区高于乙国产区 C.甲国产区纬度低于乙国产区 D.冬季气温甲国产区低于乙国产区
[解析] 据材料分析甲、乙两国都在北半球,甲国在10月份—次年的2月份可以种植,6月到7月收获,这说明该国冬季气温不低,适合甜菜的种植生长,乙地的种植时间主要在4月份,说明该地春季适合甜菜的种植,冬季气温太低而不适合,因此冬季气温甲国高于乙国,B项正确、D项错误;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洋流等,因此甲国冬季气温高于乙国,不一定是纬度因素,也有可能是地形地势的影响,A、C 项错。
(2016·四川成都一诊)图1、图2分别是某国不同地区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和夏半年(5月至10月)耕地播种面积占本地区耕地总面积比重图。据此回答8~9题。
8.导致图1中Ⅰ、Ⅱ两区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C ) A.热量 C.水源
B.光照 D.土壤
[解析] 结合经纬度和“泰国湾”等信息,判断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区,从热量条件看,冬半年两区域都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Ⅰ区远离河流,缺乏灌溉水源;Ⅱ区位于河流沿岸,有灌溉水源,播种面积比重较高。
9.图中Ⅱ地区冬、夏半年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B ) A.气温 C.市场
B.降水 D.劳动力
[解析] Ⅱ区域内冬半年不能播种的耕地是远离河流、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在夏半年降水多又成为耕种区。
(2016·湖南岳阳二模)下图表示某城市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回答10~11题。
10.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B ) A.劳动力充足 C.自然条件优越
B.接近消费市场 D.种植历史悠久
[解析] 阶段Ⅰ,鲜花与蔬菜产区分布在城市附近,产品主要内销到城市,说明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形成是为了接近消费市场,故B项正确。
11.以下地区的农业生产与阶段Ⅱ的生产特点不相符合的是( C ) A.古巴的蔗糖生产 C.缅甸的水稻生产
B.巴西的咖啡生产 D.澳大利亚的羊毛生产
[解析] 阶段Ⅱ,鲜花、蔬菜主要销往外地,说明该地鲜花和蔬菜产量大且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四个选项中缅甸属于发展中国家,同时生产水稻主要是自给自足,故与阶段Ⅱ特点
不相符。其他三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产品都是面向世界市场的。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7·广东惠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图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4分)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试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3)上世纪90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6分) (4)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沟壑地形,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
(2)该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夏季多雨,秋季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
(3)保鲜技术差,储运成本高;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开发不足,销售渠道不畅。
(4)赞同。理由:质优高产,经济效益高;提升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不赞同。理由: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影响生物多样性;引进品种可能不适应本地环境,不宜盲目扩种;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产品销售受阻。
[解析] 第(1)题,结合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的作用进行分析作答。沙棘林作为一种经济林,同时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该流域多沟壑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坡面沙棘林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可以使沙棘林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第(2)题,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主要与当地土壤水分条件有关。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且气温回升快,蒸发作用强,土壤水分条件差,因此成活率低;夏季降水丰富,地表水下渗较多,到秋季时土壤的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成活率高。第(3)题,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