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题论证报告模板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31: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专 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学 科:

学 生:杨张舒仪 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

中文10.2 26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现代社会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对大学生而言,当今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此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应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2.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3.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都采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真正培养出不仅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在国外,尤其欧美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如今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性与积极性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服务,大学生心理教育要真正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关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就是要把人视为自身心理发展与建设的主人,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与信仰。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价值取向仅着眼于矫治的层面,只为少数有问题和适应困难的学生提供服务,注重补救性工作而忽视对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帮助。现在矫治性工作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强调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掘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性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 夏新颜认为: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这种有特定对象的恐惧感也会不断增加,于是我们开始怕这怕那:怕失去自己的家人、怕失去自己的财产、怕自己没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怕自己永远贫困??所有一个个具体的恐惧和忧虑经年累月积聚起来,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焦虑”,或者说是一种没有具体对象的“恐惧感”。 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忐忑,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焦虑,它不仅不会对人的心理造成损害,反而会成为人积极参与改造现实、使之适应自己期待的动机。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三、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本论文中,主要拟订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健康心理的概念及其意义:在概念部分主要界定合作的定义,以及健康心理的核心要素。在意义部分,主要从二个方面体现健康心理的价值: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现状呈现:首先呈现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对它们的现状进行述评;其次,重点呈现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阅读,问题初步拟定为1、缺乏自信,个人主义文化盛行;2、不能及时适应环境;3、过于自己。 三、对影响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探寻的问题的原因可能为:1、家庭的影响;2、学生的自我调节;3、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提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见:1、对大学进行正确的引导;2、建立有效自我调整模式;3、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搜索更多关于: 课题论证报告模板 - 图文 的文档
课题论证报告模板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rge92qh5423gj8flz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