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班音乐丢手绢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6:58: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班音乐丢手绢教案

【篇一:苏教版音乐二上《音乐游戏:丢手绢》教案】

【篇二:丢手绢教案】

中班艺术活动《丢手绢》(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歌曲,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

2.能主动大胆地参加游戏,在追逐、闪躲游戏中享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学习倾听歌曲并能边唱边玩游戏。 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丢手绢》视频、《摘果果》音乐、放松音乐、播放器、手绢若干、室外空地。 活动过程:

1.播放《摘果果》音乐律动进场。

2.学习歌曲《丢手绢》,引导幼儿有节奏、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1)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丢手绢》。

(2)引导幼儿注意休止符的节奏,并根据歌词有感情地歌唱。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

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唱的。(提醒幼儿休止符的停顿,前四小节大声唱、中间六小节轻声唱、最后五小节大声唱。)

(教师与幼儿一同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幼儿唱得不够好就再唱一遍。)

3.了解并学习游戏规则和玩法。

(1)观看《丢手绢》视频,讲解游戏玩法。 (2)请几个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作为示范

(游戏要点:每个小朋友都要边唱边游戏;其他小朋友要保守秘密,不能告诉大家手绢放在了谁的后边;捡到手绢的小朋友去追丢手绢的小朋友,既要跑得

快又要注意安全;蹲下的小朋友在别人跑的时候不能伸出手、脚去绊倒别人,那样很危险,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4.教师与幼儿到操场进行游戏。

(1)讲解注意事项,并做好热身活动。 (2)带幼儿到操场空地进行游戏。

第一次:集体游戏

(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并调整游戏次数。) 第二次:分小组游戏(四组) 5.结束:

【篇三:幼儿园音乐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育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纲要》中的艺术领域目标及解读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音乐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儿童自身

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音乐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这是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

第一层次目标——艺术教育终极目标 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

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 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

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

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智慧与灵感,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动

2、韵律活动

3、音乐欣赏活动

4、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

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活动内容。开始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律动进教室-练声-复习歌曲或韵律动作,结束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复习韵律活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动。

2、“一杆子式”结构:既没有明显的三部分划分界限,而是围绕新内容来组织安排活动结构。突出主题,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入目的,递进式的进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学习活动。这种组织结构目前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得较多。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及教学方法 ※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幼儿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情感体验。歌唱活动中幼儿的自主表现、情感体验的抒发与正确歌唱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歌,都应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可以使幼儿在歌唱时保持最佳的气息通道状态,有利于用美好自然的声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歌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的用气。 3、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儿童学会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来唱歌就必须用一定的发声技巧。对于幼儿来说,首先要告诉幼儿的是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引出主题。 2、范唱新歌。

3、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用全曲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时用教唱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

6、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 (案例分析)

1、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诵活动、韵律活动等材料分别加以使用,使幼儿初步掌握歌词或旋律。

2、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倾听曲调的过渡方法,最终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从动作开始的设计:

范例:小班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提出游戏的方式:教师说出身体某一部分的名称时,全体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放到该部位上去。

2、教师以随意的顺序说,有时快,有时慢,使幼儿感到紧张有趣。 3、教师改用歌词中的顺序说,并逐步加快,让幼儿逐步发现其中重复的规律。

4、教师改用歌唱的方式发出指令,让幼儿逐步熟悉歌曲的整体形象。 ●从情景表演开始的设计: 范例:小班歌曲《谁饿了》

1、教师表演,用动作象征性地表述全部歌词内容。如“一直大猫出来了”(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肚子饿的咕咕叫”(做出表现肚子难受的样子),“看见了小老鼠”(做出看见食物很惊喜的样子),“啊呜啊呜吃完了”(先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再做出吃饱后很满足的样子)。

2、教师邀请幼儿猜想教师的表演所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是谁来了?他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它又怎么了? 3、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组织歌词演唱给幼儿听。 4、教师邀请幼儿一起随歌声边唱边做动作。 ●从故事讲述开始的设计:

范例:中班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棵柳树,柳树下有一只小小的花鸭子,小花鸭正在伤心地哭。接着,教师请幼儿猜想:小花鸭为什么要伤心地哭?最后,教师完整地讲述第一段歌词中的故事。

搜索更多关于: 小班音乐丢手绢教案 的文档
小班音乐丢手绢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ttp4vzzy06i7k4fff923x6i11g5t00ro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