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数理楼
会影响。
(一)、 监测内容 围护体的位移和沉降; 地表开裂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形; 基坑渗漏和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
基坑低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 (二)、 监测点的设置
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严格按支护工程施工图结施11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设置监测点。
沉降和位移监测点应设置在基坑边壁和基坑底部,间距不宜大于30m。 地表开裂,宜采用标记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有裂缝时,先测量其宽度 并做好记录,然后用水泥浆灌实抹平,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三)、 监测次数及方法
1、 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次数二次为宜,当天施工前观测一次,施工结束后观测一次,当位移出现发展趋势或接近预警值时,应加大监测的频率。
2、 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可减少监测次数,地下室侧墙完工后停止监测。 3、 位移观察用ET-02电子经纬仪,沉降观测用精密水准仪,精度为标准二等水准。
(四)、 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
监测数据应即填入规定的表格,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告。如发现数据明显变化或临近报警值时应即向项目经理、业主、监理工程师报告。
16
湖南巴陵建设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数理楼
(五)、 报警值
根据设计规定,报警值如下:
1、 坡顶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值为:30mm,警戒值在15 mm内。 2、 地面沉降大于基坑深度的1%。
当位移接近或达到预警值时,或建筑物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流沙、涌土、隆起、陷落)时,应立即报警,确定可能采用的应急,排除险情。
(六)、 应急措施
1、 由于基坑施工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在土方开挖和土钉墙施工阶段进行24h监控,监控内容:墙体水平位移,土钉墙结构变形,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
(2)施工现场准备砂袋。
(3)当围护位移超过预警值,使用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 (4)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要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土方方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较大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2、 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定了如下应急措施:
(1)围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
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围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应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
17
湖南巴陵建设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数理楼
1)坑外卸载,具体办法同上相关措施。 2)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3)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材支撑。
4)必要时可采用增加或水平土钉的措施,可情在松动的围护体内设置竖向土钉(注浆)。
(2)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
1)由于围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围护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叠袋、回填土)压制隆起的土体。
2)由于淤泥绕过围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土体的同时,对围护进行加固。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围护体的有效措施。
(3)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
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室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土体隆起,因此防止发生此种情况的预防措施是:
1)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2)发生围护位移或坑内土体隆起时,应即采取措施处理。 (4)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1)及时查明地下裂缝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 2)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 (七)、 深层监测 1、 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 (1)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
18
湖南巴陵建设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数理楼
1)业主提供之总平面布置图; 2)业主提供之综合地下管线图; 3)业主提供的基坑围护方案及相关图纸; 4)有关相类似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实例。 (2)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和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基础施工安全。综合业主提供的资料。基坑围护方案中对施工监测的要求及本工程特点,考虑本监测工程设置以下几方面的监测内容:
1)周围地下管线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2)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3)深层土体位移(测斜)监测。 4)围护墙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2、 监测点的埋设及施工监测方法 (1)地下管线监测点
模拟点埋设方法为:在地管线相应上方开挖约30cm深洞,将顶面刻画“+”的钢筋埋入其中,并用混泥土将其固定;间接点法埋设即直接将顶面刻画“+”的道钉打入地下管线对应上方路面。
测量方法:沉降监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宜做到闭合或附和,并符合二等水准的各项精度要求。位移测量采用小角度法。
(2)周围建筑物沉降点
埋设:建筑物监测点直接用冲击钻在外侧墙体上打洞,并将道钉打入或
19
湖南巴陵建设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