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七
?
p156
为什么要进行接地设计,工程实践接地如何详细分类。
接地技术是任何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正常工作时必须采用的重要技术,它不仅是保护设施和人身安全的必要手段,也是抑制电磁干扰、保障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性、提高设备或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措施。接地一方面可引起接地阻抗干扰,另一方面良好的接地还可抑制干扰。
?
2.导体的直流电阻与交流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p161),为什么电磁兼容性设计中要求元器件
的引线尽可能的短(p156)。如何选择接地线(p163 p166)。
高频交流电阻与工作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RAC?K?RDC?f 为了降低电路的地电位,每个电路的地线应尽可能短,以降低地线阻抗。
在高频时,由于集肤效应,高频电流只流经导体表面,即使加大导体厚度也不能降低阻抗。为了在高频时降低地线阻抗,通常要将地线和公共地镀银。
在导体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地线阻抗,常用矩形截面导体做成接地导体带。
?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如何进行接地设计?阐述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悬浮接地的特点和应用限制。
p164
单点接地适用于低频,多点接地适用于高频 频率在1MHz以下可采用单点接地方式 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频率在1~10MHz之间可以采用混合接地(在电性能上实现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使用) 如用一点接地,其地线长度不得超过λ/20,否则应采用多点接地
问题八
?
P172
地回路骚扰的成因,你遇到的地回路骚扰案例及排除方法。
共地阻抗的共模干扰; 场对导线的共模干扰
接地电流的存在是产生接地干扰的根源: 导电耦合引起的接地电流 电容耦合形成的接地电流 电磁耦合形成的感应电流 金属导体的天线效应形成地电流
? 抑制电磁骚扰,如何设计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为什么?
P169 P171
当电路有一个接地信号源与一个不接地的放大器连接时,连接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应接至信号源的公共端 当电路有一个不接地信号源与一个接地的放大器连接时,连接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应接至放大器的公共端
?
P175
如何选择多级电路的接地点,使参考地电位最小。
一般来说,电子设备中的低电平级电路是受干扰的电路,因此接地点的选择应使低电平级电路受干扰最小。多极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
P176
抑制地回路骚扰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信号回路隔离变压器 信号回路纵向扼流圈 信号线上使用磁环
在数据线路中使用光电耦合器或光纤 使用差分放大器
?
P177
简述隔离变压器抑制地回路骚扰的原理,应用注意事项。
原理:电路1的输出信号经变压器耦合到电路2,地回路被隔离变压器阻隔
注意事项:不能传输直流信号,对低频信号影响较大。因此,对直流和低频信号电路不宜采用, 对低频干扰有较好的抑制能力。
?
P178
阐述纵向扼流圈抑制地回路骚扰的原理,选用原则。
原理:对于流过接地线的共模干扰电流,流经两线电流方向相同,所产生的磁场相长,故扼流圈对回路干扰电流呈现高阻抗,起到抑制地回路的作用。
注意事项:纵向扼流圈的铁芯截面积应该足够大,以便有一定数量的不平衡直流流过时不致饱和。 问题九
? EMI滤波器的特点(p199)
1、 电磁干扰滤波器往往在阻抗失配的条件下工作。
2、 骚扰源的电平变化幅度大,有可能使电磁干扰滤波器出现饱和效应。
3、 电磁骚扰源的频带范围很宽,其高频特性非常复杂,难以用集总参数电路来模拟滤波电路的高频特性。 4、 工作频带内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反射式滤波器的工作原理(p201)
原理:把不需要的频率成分的能量反射回信号源或者骚扰源,而让需要的频率成分的能量通过滤波器施加于负载,以达到选择和抑制信号的目的。
? 吸收式滤波器的工作原理(p205)
吸收式滤波器:由有耗元件构成,将信号中不需要的频率分量的 能量消耗在滤波器中,而允许需要的频率分量 通过。 ?
电源线滤波器的构成与设计(210)
为了抑制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电源线滤波器由许多LC低通网络构成,分为共模滤波器和差模滤波器。
? 滤波器安装需要考虑的问题(212)
1、 位置: 取决于骚扰的入侵途径。 2、 输入端引线与输出端引线的屏蔽隔离。
3、 高频接地。滤波器应加屏蔽,其屏蔽体应良好接地,否则高频接地阻抗将直接降低高频滤波效果。因此,滤波
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接近金属设备壳体的接地点,滤波器的接地线应尽量短。
4、 搭接方法。一半将滤波器的屏蔽体外壳直接安装在设备的金属外壳上,以降低连接电阻。 5、 电源线滤波器应安装在敏感设备或者屏蔽体的入口处,并对滤波器加以屏蔽。
问题十
? 什么为标准(p220)?我国制定标准的原则和方法(p245)?
标准:一个一般性的导则或者预期要满足的准则 原则和方法:
1、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2、 我国的EMC标准绝大多数引自国际标准;
3、 大量系统间电磁兼容标准是根据我国自己的科研成果制定的。
? 表述IEC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的构成(p225)
基础发射标准通用发射标准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基础抗扰度标准通用抗扰度标准
B类:居民区、商业区、轻工业区A类:工业区产品标准B类:居民区、商业区、轻工业区A类:工业区在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产品标准三层次中,下一层次的标准通过引用上一个层次的标准来构成本层次标准的一部分。标准层次越低,规定越详细、明确,操作性就越强;反之米标准的包容性越强,使用范围越宽。
? 简述国家EMC标准编号的形式,并举例(p245)
举例:GB4824-1995:GB代表强制性国家标准;4824代表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1995代表制定年份。
GB/T17618-1998:GB/T代表推荐性国家标准;17618代表信息技术设备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1998代表制定年份。
? 我国三军通用的军用EMC标准(p252)、美国最新军用EMC标准是什么(p251)?
三军通用的新的电磁兼容标准GJB151A-97和GJB152A-97。 MIL-STD-461E ?
阐述GJB151A-97及GJB152A-97的频率范围要求?以及标准适应性的具体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