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一、 课时目标:
1《金
1、 明确游览路线,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2、 品读课文,体会各处景点的特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二、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各处景点的特点,感受叶老的语言特点。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和叶圣陶老先生一起游览了金华的双
龙洞,了解了参观双龙洞的浏览路线,下面大家就一起回忆 一下。请大家拿出学习卡,回忆着填写游览路线,也就是填 写图中的方框内容。
2、生完成游览路线图
(二)品读课文,感知景点特点
1、 师过渡:作者的游览路线大家清晰了,这样我们在和作 者一起游双龙洞
时就相当有了导游,参观时更有针对性了。 这也是我们写游记文章和读游记文章时应首先注意的地方, 明路线。(板书:明路线)。
下面我们就随着导游一起去
游双龙洞,如果你对哪处景点或那些景点感兴趣就多读几 遍,看看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2、 生自学,小组交流 3、 预设:
★体会路上的“美” (1) 找生读相关语句。
(2) 路上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美、明艳、赏心悦目、 色彩缤纷……)
(3)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变换调子”
?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溪流变化之快)
?指导朗读
?时而……时而……(引导体会在描写景物、事物的 形态变化时可
以运用,举例提示:“大海时而……”,“舞 蹈动作时而……”,“我的心情……”等)
( 4)作者在春末的一天,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 赏心悦目的景色扑入作者的眼帘,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 出来?
( 5 )找生读课文。 ★ 体会洞口的“宽”
( 1 )找生读相关语句。
( 2 )洞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宽)
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很形象的写出了洞口的宽。
★ 体会外洞的“大”
( 1 ) 找生读相关语句
( 2 ) 说外洞特点 作者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外洞的大。 ★
体会孔隙的“窄、矮” ( 1 ) 找生读相关语句说特点 ( 2 ) 重点语句点拨
? “怎样小的小船呢?……是这样小的小船。 的手法用间接事物写出孔隙之窄。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擦伤鼻子”作者细腻地写出了 乘船 通过孔隙时的情形和心情,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 之感。
?小船进出的方式很有趣,我们结合文中的句子,同桌说 一说,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画一画。 ★ 体会内洞的“黑、大、奇”
(1) “黑”一一“内洞一团漆黑……不知道有多宽广。 ( 2 )“奇”:
奇一形状的变化多端。奇二颜色各异。 ?学生想象都会有哪些形状,哪些颜色。
”
”采用设问
?教师小结:洞内钟乳石、 石笋众多,造型奇特, 布局巧 妙,有“黄龙吐水” 、“倒挂编幅” 、“彩云遮月” 、“天马 行空”、“海龟探海” 、“龟蛇共生” 、“青蛙盗仙草” 、“寿 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 身水晶龙宫。
?即使……也……(读课文范句,体会分句间转折的意 思,然后教师或学生示范造句)
(3) “大”一一“在洞里走了一转……那么大”
十来进:房屋分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 十来 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
4、教师小结: 每一处景点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因为作者
在介绍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做到了详略得当。 这也是大家在写作时学习值得学习的地方。 (板书:抓特点 详略得当)
5、在这篇游记里, 除了我们陪同作者游览了双龙洞以外, 有一个景
物也一直陪着我们走完全程,聪明的你们知道是什 么吗?(泉水)
(1)找找写泉水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2)在游览图上把溪流的流经路线标出来。
(3)教师小结:作者用游线和水线贯穿全文。使文章条 理更清晰。 (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和叶圣陶老先生一起感受了双龙洞的神奇与 美丽,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 自然之神奇!我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多出去走走,感受自然赐 予我们的礼物。游览完之后,大家也要把它记录下来,明顺 序,抓特点、详略得当是我们写游记时应
注意的地方,细心 的你们一定也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四)作业 ( 任选其一 ) (1)叶老游完此洞后依然兴致勃勃,又沿着溪水往上走, 去观赏上一个洞 “冰壶洞 ”,冰壶洞另有一番美丽的风光,因 此写下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课下我们可以找来一读, 也可以再查找一下双龙洞的其他资料。
2)写一篇游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