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水库土石坝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0:11: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W水库土石坝工程设计

上游2km,便于开采,且运距相对较近。考虑经济因素,综合比较,考虑选作主料场。

④砂砾卵石Ⅱ料场评价分析:该料场位于河床,地面高出枯水位1m,便于开采,距河床下游5km,运距相对较远。考虑经济因素,综合比较,考虑选作备用料场。根据筑坝砂砾料颗粒级配曲线图可知:小于2mm颗粒含量为32%,说明砂砾料中的细颗粒含量较多,但缺少小于0.05㎜的粒径组分;级配曲线上各个粒径料无突变,说明该粒径范围内的砂砾料分配均匀。综上可知,该料场砂砾料的级配连续。由表砂砾料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可知:内摩擦角在干燥和饱和状况下的值分别为36°和34°,均满足筑坝砂砾料内摩擦角大于30°的要求,作为筑坝材料具有高抗剪性;砂砾料不均匀系数Cu=d60/d10=25.6﹥5(在土的粒径累计曲线上,d10为过筛重量占10%的粒径,d60为过筛重量占60%的粒径)。

Cu<5的土称为匀粒土,级配不良;Cu越大,表示粒组分布越广,Cu>10的土级配良好,但Cu过大,表示可能缺失中间粒径,属不连续级配。曲线系数Cc=d30/d60*d30/d10=0.63<3(d10为过筛重量占10%的粒径,d30为过筛重量占30%的粒径,d60为过筛重量占60%的粒径),说明该料场的砂砾料级配均匀、连续;渗透系数5.8×10-2cm/s,渗透较大。

表3 砂砾卵石Ⅱ料场颗粒大小曲线表

筛号 1 2 3 4 5 6 粒径(mm) 200 100 20 2 0.5 0.05 d85=75 特征粒径 d60=11.5 d30=1.8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10 13 20 25 20 12 d15=0.65 d10=0.45 不均匀系数Cu=25.6 曲率系数Cc=0.63 90 77 57 32 12 备注

⑤砂砾料场Ⅲ料场评价分析:该料场地面位于河滩地,地面高程74m,距河床下游2.5km,便于开采,但运距相对较远。考虑经济因素,综合比较,考虑选作

11

W水库土石坝工程设计

备用料场。

⑥砂砾料场Ⅱ料场评价分析:该料场地面位于河滩地,地面高程74m,距河床下游5km,便于开采,但运距相对最远。考虑经济因素,综合比较,不考虑选作料场。

⑦砂砾卵石Ⅰ料场评价分析:该料场位于河床,地面高程72.5m,距河床上游8km,运距相对最远。考虑经济因素,综合比较,不考虑选作料场。

⑧石料Ⅱ料场评价分析:该料场高程在100m以上,剥离平均厚度3m,距右岸下游2km,开采难度相对较大,运距相对较近。考虑经济因素,综合比较,考虑选作备用料场。

⑨石料Ⅲ料场评价分析:该料场高程在75m以上,剥离平均厚度4m,距左岸下游2km,难度相对最大,运距相对较近。考虑经济因素,综合比较,不考虑选作料场。

表4 料场选取情况表

材料及料场 Ⅰ 粘土料 Ⅲ Ⅰ 壤土料 Ⅲ 砂砾料 Ⅰ Ⅱ Ⅲ Ⅱ Ⅱ 开采条件 山麓坡地,高程在76米以上,覆盖0.6米,可采厚5~7米 山麓坡地,高程在74米以上,覆盖1.0米,可采厚4米左右 河岸坡地高程在73米以上,覆盖0.5米,可采层厚1.45米左右 河岸台地,地面高程76米,腐殖层0.5米,土层厚约5米 河岸台地,地面高程75米,腐殖层0.3米,土层厚约6米 河岸台地,地面高程79米,腐殖层0.3米,土层厚约8米 河滩地,地面高程65米,腐殖层0.2米,以下洁净 河滩地,地面高程74米 河滩地,地面高程71.5米 河床,地面高程72.5米 河床,地面高出枯水位1.0米 河床,地面高出枯水位1.5米 运输条件 选取情况 左岸上游5公里 右岸下游4公里 左岸下游3公里 左岸上游10公里 左岸下游2公里 右岸下游3公里 河床下游2.5公里 河床上游5公里 河床下游2.5公里 河床上游8公里 河床下游5公里 河床下游4公里 主料场 备用料场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主料场 不考虑 备用料场 不考虑 备用料场 主料场 砂Ⅰ 砾Ⅱ 卵石 Ⅲ

12

W水库土石坝工程设计

材料及料场 石料 Ⅰ Ⅱ Ⅲ 开采条件 高程在80米以上,剥离厚度平均2.0米 高程100米以上,剥离厚度平均3.0米 高程在75米以上,剥离厚度平均4.0米 运输条件 左岸上游2公里 右岸下游2公里 左岸下游2公里 选取情况 主料场 备用料场 不考虑

3.6 反滤层及过渡层设计

3.6.1 反滤层及过渡层设计的考虑因素

反滤料在坝内粗细料之间,要求质地致密坚硬,含泥量不超过 5%。反滤料应既能排水通畅又不让被保护材料流失。材料级配和层数由计算或试验确定。反滤料可来自筛分天然砂砾料或人工碾碎的骨料,也可直接采用天然砂砾料。为防止刚度突变而在坝体设置的过渡料,兼具反滤作用,且一般较厚,有利于施工。 3.6.2 反滤层及过渡层设计

填筑反滤层的砾和砾石,质地应致密坚硬,具有较高的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一般不采用风化料;粒组间应有较好的透水性,粒径 <0.1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

反滤层的作用是滤土排水,要求是: (1)每层内的砂石颗粒不发生移动; (2)较细层的颗粒不穿过较粗层的孔隙;

(3)被保护的土体颗粒,除极细小的颗粒不随渗流带入反滤层,极细小的颗粒如随渗流带下但不得淤塞反滤层。

反滤层由2~3层不同粒径的砂石料排列组成,层面与渗流方向大致正交,粒径沿渗流方向由细到粗逐层增大。按照机械化施工需要,每层厚度在1m以上,总厚度不小于3.0m。根据上面原则布置反滤层。反滤层设在心墙与坝壳交界处、截水槽开挖交界处和排水体与坝壳交界处。

土石坝各区坝料之间应满足水力过渡的要求,从上游向下游,坝料的渗透系数递增,相邻区下游坝料对上游区有反滤保护作用,以防止产生内部管涌和冲蚀。经查表,砂粒粒径2mm>d≥0.075mm,粉粒粒径0.075>d≥0.005mm,粘粒粒径<0.005mm,粘土Ⅰ料场≤0.075mm累计为90%,颗粒分析情况表如下:颗粒曲线图详见附件1

13

W水库土石坝工程设计

表5 粘土料场Ⅰ颗粒大小曲线表

筛号 1 2 3 4 特征粒径 d85=0.05 d15=0.003 粒径(mm) 20 2 0.075 0.005 分计筛余(%) 8.6 55 35 累计筛余(%) 98.6 90 35 备注 (一)根据反滤层设计的内容可知:被保护的土为粘性土,对于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大于85%的土,其第一层反滤层滤土要求可按式确定:

D15≤9d85=9×0.05=0.45mm

式中:D15——反滤料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15%;d15——被保护土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15%;d85——被保护土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85%。

(二)反滤层应满足排水要求 反滤层需符合下式要求: D15≥4d15,且D15≥0.1mm

式中:d15——粘土料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量的15%, 根据颗粒大小分配曲线可知,D15=0.012mm,取D15≥0.1mm。

因此,设计取最大D15=0.45mm,最小D15=0.1mm;最大D15与最小D15比值为4.5,小于5.0,可避免反滤粒出现间断级配。

另外:对备用粘土Ⅱ料场≤0.075mm累计为81.8%,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反滤层设计的内容可知:被保护的土为粘性土,对于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为45%~85%的土,其第一层反滤层可按式确定

D15≤0.7mm,其余可类推。

3.6.3 第二层反滤的判断

(一)根据求出的第一层料与和坝体资料,验算反滤层与坝体之间能否满足下述的要求

D15/d85≤4~5; D15/d15≥5

此时D表示坝体坝壳料粒径,d表示反滤层粒径,根据第一层反滤层设计级

14

搜索更多关于: 水库土石坝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的文档
水库土石坝工程设计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a9q24om0l9jajq89m9z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