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管护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
一、A1/A2型题
1.沟通的过程不包括()。 A.编码 B.传递信息 C.接受 D.解码 E.反馈 【答案】C
【解析】沟通的过程包括:①信息源;②编码;③传递信息;@解码(解码的过程包括接 收、译码和理解三个环节);⑤反溃。
2.在协调的基本要求中,协调成功与否的一个检验标准是能否()。 A.及时协调与连续协调相结合 B.调动当事者的积极性 C.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公平合理 E.相互尊重 【答案】B
【解析】协调是为了解决问题,消除隔阂,推动工作。因此,能否调动走起当事者的积投性,是协调成功与否的一个检验标准。
3.常用于健康教育形成评价和过程评价的方法是()。 A.专家咨询 B.现场观察 C.目标人群调查 D.查阅档案资料 E.专家小组讨论 【答霖】D
【解析】健康教育形成评价的主要方法有文献、档案、资料的回顾、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等。过程评价的方法主要方法有查阅档案资料、目标人群调查和现场观察三种。
4.关于目标管理的正确叙述是()。 A.目标数目越多越好 B.目标应明确,恰当 C.全部交给下级完成 D.目标数目越少越好 E.未实现目标应严惩 【答案】B
【解析】目标管理应用的注意事项:(①目标数不宜太多,但应包括主要的工作特征;②目 标应数量化或具体化以便于考核,③目标应具有挑战性,显示优先性,促进个人和职业上
的成长;④各级管理者应将目标层层分解,适当授权,做到权责一致。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层层把关,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支持。
5.注射室的地面溅有病人的血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用干拖把拖净 B.用湿拖把拖净
C.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然后用拖把拖净 D.用消毒纸巾擦拭
E.用拖把擦拭,然后丢弃拖把 【答案】C
【解析】对于病人的血液等污染物时,采用先消毒后清洗。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6:由责任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对所管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提供连续、全面、整体的护理 组织方式是()。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综合护理 【答案】D
【解析】责任制护理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强 调以病人为中心,由一位责任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其所管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提供连续的、全面的、整体的护理组织方式。在责任制护理中,责任护土是主导,可直接向医生汇报病人的病情变化,并与其他医护人员、家属沟通。
7.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是来自()。 A.医院自身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
B.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 C.医院内工作人员携带的病菌 D.由探视人员带到院内的病菌 E.感染部位分离出的致病菌 【答案】B
【解析】医院感染的分类:①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指病人自身携带病原体引起的感染。通常寄居在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是不致病的,只有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健康不佳及正常菌群发生移位时才会发生感染;②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盛染,感染源不是病人自身。病原微生物通过人与人或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传播给病人,引起感染。
8.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为()。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大众传播 D.组织传播 E.自我传播
【答案】E
【解析】按照规模,传播可分为5种类型:①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摇,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②群体传播,是指组织以外的小群体的传播活动;③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④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⑤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9.在健康教育模式中,用以解释个人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的最常用理论是()。 A.知识信念模式 B.健康信念模式 C.行为转变模式 D.健康促进模式 E.自我调节模式 【答案】B
【解析】健康信念模式(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在采取促进健康行为、放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认识到其危害健康行为的严重性;然后,使他们坚信:一旦戒除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
10.医护人员无需戴手套的情况是()。 A.接触患者血液时 B.接触患者排泄物时 C.接触患者引流物时 D.接触患者药物时
E.接触患者污染的敷料时 【答案】D
【解析】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如需接触到污染物时需要戴无菌手套,比如患者的血液、 排泄物、引流物、敷料等,而在接触无菌物品时可以不用带无菌手套。
11.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宜为()。 A.4~6人 B.6~10人 C.10~12人 D.12~16人 E.16~20人 【答案】B
【解析】小组讨论的步骤:①明确讨论主题;②组成小组,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6~10人 为直;③选择时间和地点,讨论时间一般掌握在1小时左右;④排列座位,座位的排列同样是保证小组讨论成功的重要因素。
12.管理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 A.人力资源 B.物力资源
C.财力资源 D.时间资源 E.信息资源 【答案】A
【解析】管理的对象包括:①人力,人是管理的最主要因素,是管理的核心。②物力,物是指设备、材料、仪器、能源等。③财力,财的管理是指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以保证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效诚。④时间,时间是最珍贵的资源。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好组织系统的时间和自己的时间。⑤信息,信息是管理活动的媒介。
13.凡属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必须选用()。 A.高效消毒法 B.中效消毒法 C.低效消毒法 D.灭菌法 E.机械清洗法
14.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预警行为 D.保健行为 E.遵医行为 【答案】A
【解析】日常健康行为是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
15.属于非正式组织特征的是()。 A.有一个明确的组织目标 B.有固定的组织结构编制 C.组织成员有明确的职责
D.具有协作关系,形成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层次 E.由组织成员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形成 【答案】E
【解析】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在感情相投的基础上,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小群 体。由于其重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自觉地进行相互帮助,因此又称心理社会体系。
16.在门诊健康教育中,以医嘱的形式对患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称之为 A.候诊教育 B.随诊教育 C.咨询教育
D.健康教育处方 E.疾病防治教育 【答案】D
【解析】门诊教育是指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门诊教育主要包括:①
候诊教育,是指在患者候诊期间,针对候诊知识及该科的常见性疾病的防治所进行的 健康教育;②随诊教育,是指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的口头 教育和指导;③咨询教育,是指医护人员对门诊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疾病与健康 的问题进行解答;④健康教育处方,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的行 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17.以下消毒剂中能达到灭菌水平的是()。 A.成二醛 B.含氯消毒剂 C.碘酊 D.氯己定 E.苯扎溴铵 【答案】A
【解析】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
18.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物品和器材的消毒处理程序是()。 A.彻底清洗一去污一消毒 B.彻底清洗一消毒一去污 C.去污一彻底清洗一消毒 D.去污一消毒一彻底清洗 E.消毒一一彻底清洗一消毒 【答案】E
【解析】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法污物,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19.健康传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表现为()。 A.以疾病为中心 B.以患者为中心 C.以社区为中心
D.以生活方式为中心 E.以健康为中心 【答案】E
【解析】健康传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以健康为中心,力图达到改变个人和群体的知识、 态度、行力,使之向有利于健康方向转化的目的。
20.下列对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设计的活动过程 B.广义的计划是指制定、实施、检查评价计划三阶段的工作过程 C.从本质上讲,制定计划的过程就是一个决策过程
D.计划不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只要通过科学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提出在未来 一定的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E.狭义的计划则单指制定计划的活动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