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井田划分的原则
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既相对减少煤柱损失,提高煤炭采出率,又减少了给开采带来的技术难度,还有利于保护地面设施。 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走向长度过短,难以保证各个开采水平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造成矿井生产接替紧张;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各个水平的合理服务年限使阶段高度加大,将给矿井生产带来困难。井田走向长度过长,又给矿井通风、井下运输带来困难。
井型井田走向长度(m): 小型矿井≥1500m; 中型矿井≥4000m; 大型矿井≥7000m。 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 4、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划分井田时,要力求使矿井有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便于选择井口位置和地面工业场地,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使井巷工程量小、投资省、建井期短、生产作业环境好、安全可靠,为煤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
一二四五六八七九三二、 井田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 (一)垂直划分
第01-5页
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两侧各留井田的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近水平煤层无论沿走向还是沿倾向,都采用垂直划分。
(二)水平划分
以一定标高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这种方法称作水平划分。这种方法多用于划分倾斜和急斜煤层以及倾角较大的缓斜煤层井田的上下部边界。 (三)按煤组划分
一矿二矿12三矿3井田边界划分方法
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以断层为界划分
按煤层(组)间距的大小来划分矿界,把煤层间距较小的煤层划归一个矿井开采,把层间距较大的煤层(组)划归另一个矿井开采。
第三节 井田内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为阶段 1.阶段划分及特征 (1) 阶段概念: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第01-6页
J11-150二水平J2-300三水平+ 1502_一水平+ 0J3
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2)阶段的特征
① 阶段走向长度:阶段走向长度就是井田长度。
② 阶段垂直高度:阶段上部边界至下部边界的垂高距离。
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原设计规范规定为150~250米;新设计规范规定为200~350米。
急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为100~150米。 ③ 阶段斜长:阶段的倾斜长度。 2、水平和开采水平的概念
在阶段的分界面上,由水平巷道组成的巷道面叫“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开采水平”简称“水平”。阶段与水平联系和区别:阶段——井田一部分,强调开采范围和储量,水平——强调巷道布置。
二者联系是用水平上的巷道开采阶段内的煤炭资源。
单水平开拓适用于倾角较小﹙小于16°﹚,倾斜长度不打的煤田。多水平开拓分为多水平上山开拓,多水平上下山开拓和多水平混合开拓。多水平上山开拓井巷工程量较大,一般适用于急斜煤层的井田。多水平上山开拓适用于煤层倾角较小,倾斜长度较大的井田。多水平混合式开拓适用于当深部储量不够,单独设开采水平不合理,或最后一个阶段因地质情况复杂不能设置开采水平。
二、阶段内的在划分 1.采区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
第01-7页
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 AqC3C1qq123C2C4J1J2J 阶段划分为采区 3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条部分,每一块长条部分称为区段。 26AC14351 采区划分为区段 2.分段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第01-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