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题练习十一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早提出“班级”一词。 A.埃拉斯莫斯 B.马卡连柯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3.下列不属于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的是( ) A.道德品行 B.身心健康 C.学习 D.劳技
4.下列不属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的是( ) A.实验法
B.分析书面材料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5.班主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的是( )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帮助后进生改正错误
D.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6.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指的是( ) A.班风
B.班集体舆论 C.班级规章制度 D.班级目标
7.以下哪种方法既可以看到学生的过去表现,又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情况( A.调查法 B.谈话法
C.分析书面材料法 D.观察法
8.以下不属于先进生特点的是( ) A.自尊心强,充满自信 B.强烈的荣誉感
) C.较强的超群愿望 D.意志力薄弱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10.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1.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做法欠妥的是( ) A.积极寻找其闪光点,漠视其不足
B.积极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帮助后进生 C.热爱关心后进生,以爱感化他们
D.要从后进生学习成绩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12.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调查法
D.分析书面材料法
13.班集体的五大特征中,( )是核心。 A.共同目标
B.集体舆论和人际关系 C.规章制度 D.组织结构
14.组织主题班会的步骤是( )
A.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总结深化 B.精心准备—确定主题—具体实施—总结深化 C.精心准备—深化主题—具体实施—总结拓展 D.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深化主题—总结拓展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的班集体所应具有的教育作用的是( )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D.有利于统一塑造学生的个性
16.松散群体的特点是学生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17.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A.连锁性感染
)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18.一个班集体成功的重要标志是( ) A.积极的课堂气氛 B.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C.一致的群体规范 D.很强的群体凝聚力
19.课堂纪律管理的目标是( ) A.形成教师促成的纪律 B.形成集体促成的纪律 C.形成自我促成的纪律 D.形成任务促成的纪律 20.群体发展的阶段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21.以下不是从众现象的有( ) A.入乡随俗
B.足球赛后的骚乱
C.暴乱中跟大家一起破坏 D.买彩票
22.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顺从
23.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需要关注的应该是( )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减少课堂混乱 C.听课的效果 D.家长的意见
24.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主要有( ) A.认知、人格和行为 B.认知、气质和行为 C.认知、情绪和行为
D.认知、人格和道德品质
25.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二、简答题
) 26.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27.简述课堂管理的原则。
28.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29.简述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三个阶段。
三、材料分析题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老师是刚刚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身上依然保留着大学期间我行我素的作风。王老师的堂课穿着随便,一身休闲另类的打扮,本想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结果适得其反;由于紧张,王老师上课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一些同学听出来了,并开始议论纷纷,但是王老师没有纠正也没有道歉,继续进行着课的进度。自从这节课之后,王老师总感觉自己在学生面前缺乏威信,但是不知道错在哪里。
问题:
(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树立教师威信的意义. (2)分析阻碍王老师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