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二次根式
1.像b?3,2s,5,a?a?4这样表示算术平方根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根号内字母的取值范围必须满足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 3.二次根式的性质1: ?a?2=a?a?0? 二次根式的性质2:
a2=a=a(a?0) 或?a(a<0)
4.像7,5,14,2s,a这样,在根号内不含分母,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我们就说它是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化简结果应为最简二次根式。 5.ab=a×b (a?0, b?0) 6.
aa= (a?0, b>0) bb7.a×b=ab (a?0,b?0 ) 8.9.
aa= (a?0,b>0 ) bb312不能写成12 2210.二次根式运算的结果,如果能够化简,那么应把它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
1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每一个二次根式化简,再把相同的二次根式像合并同类项那样合并。
12.分母有理化分两种情形:对于单个的二次根式,分子分母都乘以这个二次根式。对于含有二次根式的多项式,把它配成平方差式。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在化简后判断。 3.能使一元二次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根)。
4.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bx,c分别称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
5.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及其系数必须在一般形式中进行。 6.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化为右边为0的方程; ②左边因式分解; ③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④得解。
7.用因式分解法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形式为:右边为0,左边是一个可以因式分解的整式。
8.利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这种方法把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9.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得x1=a,x2=-a。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开平方法。
10.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非负常数,然后用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11.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
②转化为常数项在右边的形式; ③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化简; ⑤用开平方法求解。
1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x=
-b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2a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13.方程的根的情况由代数式b2-4ac的值决定,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14.b2-4ac的值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跟的关系是:
b2-4ac>0 ?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方程ax2+bx+c=0(a≠0)没有实数根。 1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Ⅰ理解问题
①审题;
②找出题中各类量; ③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Ⅱ制定计划
④找出列方程所用的等量关系; ⑤设元;
⑥用所设字母表示相关量; Ⅲ执行计划 ⑦列方程; ⑧解方程; Ⅳ回顾
⑨检验是否符合方程,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⑩写答案
常见的应用题:双变应用题;增长率应用题;面积、体积应用题
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
1.如果有n个数X1,X2,…,Xn,我们把1/n (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或最中间两个数据(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