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标准橡胶厂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表3 声环境质量标准(dB(A))
类别 2类 昼间 60 夜间 50 1.8.2 排放标准
(1)SO2及烟尘排放执行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及表2中二级标准,恶臭气体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 二级标准;本项目内建有职工食堂,食堂基准灶头2个,抽油烟机油烟去除效率为70%,食堂油烟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的饮食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即2.0mg/m3,其他标准值见表1-5。
表1-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m3
项目 标准 排放浓度(mg/m3) SO2 900 烟尘 200 臭气浓度(无量纲) 20 (2)污水排放执行NY687-2003《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天然生胶二级标准。相关标准值如表1-6。
表1-6 污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
项目 标准 二级标准 pH 6~9 CODcr 150 BOD5 60 SS 200 氨氮 30 (3)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标准值如表1-7。
表1-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Leq[dB(A)]
类别 2类 昼间 60 夜间 50 (4)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值如表1-8。
表1-8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dB(A))
施工阶段 土石方 打桩 结构 装修 主要噪声源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各种打桩机等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吊车、升降机等 9
噪声限值 昼间 75 85 70 65 夜间 55 禁止施工 55 55 年产1000吨标准橡胶厂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上述标准已经耿马县环保局确认。
1.9 环评工作程序
本项目环评工作程序见图1-1。
建设单位委托及提供项目可研报告1、研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现场调查、收集资料筛选评价因子确定评价等级及范围确定执行标准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公众参与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保措施与投资环境监测与管理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论证工程可行性编制环境影响报告公众参与
图1-1 环评工作程序图
10
年产1000吨标准橡胶厂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建设项目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项目名称、地点、性质
项目名称:XX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0吨标准橡胶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XX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耿马县孟定镇下坝村黑河边 工程性质:新建 投资总额:200万元 占地面积:3613.93m2。
2.1.2产品方案
本项目有标准橡胶生产线一条,用于凝杂胶标准橡胶,因此本项目最终的产品是标准橡胶。
2.1.3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设备
建设内容:标准橡胶生产线及其辅助设施。
本项目原料主要来自当地胶农割胶后,自制的胶块,孟定地区橡胶种植面积已达25.09万亩,因此本项目原料充足,本项目建设不包含原料基地的建设。
本项目投资建设一条年产1000吨标准橡胶生产线,包括洗涤车间、破碎车间、干燥车间、包装车间、成品仓库及其他生产性建筑。公用设施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
工艺选用长槽凝固(常规凝固)并流加酸,锤磨造粒,半连续式干燥,设燃油炉应急,凝固剂选择甲酸。车间包括绉片机4台,捶磨机1台,洗涤机1台。
本项目设两个5×5.3×1.2m的混合池,混合池中间配一个酸池,酸池尺寸为0.5×2×1.2m,混合池用瓷砖制作。
设15条16m长的凝固槽,凝固槽宽0.3m,深0.25m。 包装车间装有1台打包机,打包好的成品直接进入成品库。
11
年产1000吨标准橡胶厂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表2-1 项目组成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 洗涤车间 破碎车间 干燥车间 包装车间 仓库 办公室 职工宿舍 食堂 污水处理站 占地面积/ m 100 280 420 100 280 140 200 100 630 2备注 砖瓦房 砖瓦房 砖瓦房 砖瓦房 砖瓦房 砖瓦房 利用原有废弃厂房 利用原有房屋 包括厌氧池、耗氧池、沉淀池 项目采用的主要设备有绉片机、切磨机、干燥机、压缩机等。主要设备情况见表2-2。
表2-2 主要设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绉片机 切磨机 干燥柜 压缩机 洗涤机 燃煤锅炉 风机 型号 ZP350 CM450×600 / 100T XD350×600 / 10# 数量/台 3 1 14 1 1 1 3 2.2总图布置
2.2.1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生产系统及对外运输要求,结合地形、工程地质、水文与气象等条件综合考虑。
(1)适应地区经济规划、城镇规划的要求,统筹兼顾,综合考虑。 (2)妥善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近期为主,远近结合,全面考虑,适当预留发展余地。
(3)重视外部条件。总平面布置要与地区公路、相关规划相结合,使其构成为一个合理的整体。
(4)总平面布置应满足生产系统的加工和储、装、运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