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力I
教学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认真预习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的作用叫做力,其中一个是___________物体,另一个是_________物体.
2.力一般用字母_______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3.用手使劲拍大腿后,手和腿都有疼痛的感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
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图表示力能__________________,b图表示力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任务1:力的概念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图7-1,并指出“人推车、汽车拉拖车、手提箱子、人压弹簧、磁铁吸引铁屑”这几个句子中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总结: 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表示符号:____. 3.定义说明: 事例分析:
(1)人推车、手提箱子、马拉车这几个例子中,每一个力的产生共涉及几个物体.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实验:用力拍手,说出你的感受. 事例分析:
一个小同学穿好旱冰鞋,站在墙角用力推墙,结果如何?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课本图7-1中哪些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些物体是受力物体.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结果又如何?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力的单位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四、五段完成下列问题.:力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___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___________.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请同学们结合科学窗观察课本图7-2,并阅读P16第一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展示自己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及认识,并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检查、点拨疑难问题: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如图10所示是小运动员在进行体育比赛的情景,请你观察图片,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1:
解答:
问题2:
解答:
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1.人拉车前进, _______ 是施力物体, _______ 是受力物体.
2.当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或_______ 发生改变时,就可以认为这个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当你用力踢球时,你的脚会感到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 对_______ 也产生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在水中游泳时,受到水的阻力,施加这个力的物体是_______,受力的物体是_______。
5.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他自己将_______,因为墙对他也有_______。 6.某人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 A. 浆对水的力 B. 水对浆的力 C. 人对水的力 D. 人直接对船的力
7.用绳子系着一个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手受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 地球 B. 水桶 C. 手 D. 绳子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1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