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7.4 认识三角形(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会按照边长、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通过实验、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逐步形成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播放“自行车”“金字塔”等含有三角形的图片.
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出熟悉的几何图形,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
二.【问题探究】 问题1:交流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从上述情境中抽象出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能否利用身边的笔摆一个三角形(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 称为三角形. 2、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A如右图所示,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三角形的顶点分别是 ,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加以一个“△”来表示一个三角形, 如右图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为△ 或△ 或△ 等等. 三角形两边所夹的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 例如△ABC中的内角是 .
BC 1
问题2:完成课本中P22页的做一做部分。
归纳: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 .
按边分 .
练一练:
如图1:图中有哪几个三角形?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2:你能说出每中三角形的边和角吗?
3:哪些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问题3:准备5根木棒长分别为3cm,4cm,5cm,6cm,9cm,任意取出3根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并填表:
能否搭出三角形 选择的长度 能 不能 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够组成三3cm,4cm,5cm √ 角形?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一 个三角形?
探索归纳得到:
2
三.【变式拓展】
问题4:(1)如图,以∠C为内角的三角形有 和
在这两个三角形中,∠C的对边分别为 和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是5㎝,则它的第三边长为 (3)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7,则a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 ;
问题5:如图,方格中的点A、B、C、D、E称为“格点”,以这5个格点中的任意3点为顶点,一共可以画多少个三角形?其中,哪些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哪些是等腰三角形?
四.【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
BDCA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