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体育教学目标、体育学科的功能及价值之间的关系 答:(1)功能、价值和目标得意义各不相同。
(2)功能是一个是事物固有的、客观的属性; (3)而价值是外敷的、主观的属性;
(4)目标则是根据功能进行价值取向后的行为效果指向。 1.教学目标具有哪些功能? 答:教学目标具有的功能:
(1)教学目标设计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 (2)教学目标的行为表现,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3)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4)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 2.教学目标的陈述具有哪些要求?
答:教学目标陈述的要求:
(1)教学目标尽可能用清楚明确的语言陈述。不仅教师能理解,学生也能理解,避免用含糊的语言陈述,以免不同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
(2)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避免用“教师行为”代替“学生行为 ”,造成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
(3)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的陈述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4.制订课时体育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答:制订课时体育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外部特征
(1)功能与特点:根据单元计划的逻辑程序分割和排列的目标 (2)目标着眼点:教学时空的情景和45分钟的条件 (3)搭载的文件:体育教师的《教案》
2)制订课时体育教学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要有准确的时间观点 (2)要有“条件”的观点 (3)要有全面的观点 (4)目标要具体、清晰 3)制订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的步骤
(1)认真研究能代表“学好篮球的三打二和四打三的进攻”技术的细节极其评价标准,制订出更为细致的目标。
(2)认真研究“学习篮球的三打二和四打三”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某些教育因素,制订出适量的符合该课时教学的道德教育或行为教育目标。
(3)认真研究“学习篮球的三打二和四打三”教学过程所具有的某些锻炼因素,制订出适量的符合该课时教学的体能锻炼目标。
(4)认真研究、“学习篮球的三打二和四打三”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某些认知因素,制订出适量的符合该课时教学的知识学习和认知目标。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合理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
(1)充分发挥体育学科教学的功能 只有合理地制定了体育教学目标,才能明确要实现哪些体育教学的功能
(2)保障实现体育的教学目的(意图) 只有合理地制订了体育教学目标,才能稳妥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3)确保层层目标衔接,最终实现总目标 如果制订好了每一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就可以保证阶段体育教学目标的总和等于总的体育教学目标,那么就意味着总的教学目标可以顺利完成。
(4)明确和落实体育的教学任务 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着具体的体育教学任务。目
标是标志没有标志就没有方向,但只有标志没有具体的行动,标志就没有意义。
(5)规约了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目标不仅在方向上对体育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在具体步骤和方法上也具有规约作用。
(6)指引、激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体育教学目标为教师指明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预期成果,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
(7)形成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
2. 你认为中国现行体育教学目标系统存在的哪些问题。
答:(1)体育教学的表述不明确,目的所注意的往往是期望性的要求而不是必须达到的结果。
(2)技能掌握和身体锻炼的教学任务不甚清楚,而其他方面的教学任务更加模糊。
(3)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之间的衔接不好,明显存在着体育教学目标的区分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4)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点不明确和缺乏特色,导致大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目标雷同现象严重。
第三章 体育教学过程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命题前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前括号中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最中心因素。
(√ )2. 由国家安排的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可长可短,由12年至16年。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机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
2.认识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是体育教学过程区别于非身体操作类课程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
3. 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4. 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是: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5. 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有:哲学依据、教育理论依据、自然科学依据、心理学依据。
6. 制定教学原则的标准有:完备性、相容性、独立性、简练性。
7.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8.当前中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9.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调节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
10.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和体能,提高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
11.“集体教学”和“小集体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要把体育教学理解成为一个学生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
1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的运动乐趣:充分的运动感;放大的空间感;人际交流的自由感;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功感;体验新奇运动的满足感。
13. 体育教学过程作为一种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以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师生互动活动,也存在其客观的规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