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作物育种学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35: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亲本的选择与组配 (2)媒介法(桥梁法) (3)染色体预先加倍 (4)采取特殊的授粉方式 (5)理化因素处理 (6)生物技术

杂种夭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 (1)杂种胚的离体培养 (2)杂种染色体加倍 (3)利用回交法

(4) 延长杂种生育期

(5)其他方法:如可用嫁接法克服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 远缘杂后代分离的控制 (1) F 1 染色体加倍 (2) 回交

(3) 诱导远缘杂种产生单倍体 (4) 诱导染色体易位

10、试述优良不育系和恢复性应具有哪些特点?选育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方法及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细胞核雄性不育二系、光温敏两系繁殖与制种的方法 。 雄性不育系的四点基本要求:

①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率达100%; ②不育性能够稳定遗传;

③性状整齐一致,与它的保持系相似; ④雌性器官发育正常。

具有应用价值的优良不育系,还要具有: ①配合力好;

②恢保面广,可恢复性好;

③异交习性好(花时同步、张颖角度大、柱头大,外露率高,生活力强) ④品质好; ⑤抗性好;

⑥细胞质不具严重弊病。

恢复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① 纯系;

② 它能使不育系的不育性完全恢复正常;

③ 恢复性稳定遗传,恢复性不因世代的增加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①恢复力强; ②配合力好;

③遗传基础丰富,能与不育系保持有较大的遗传距离;

④株高稍高于不育系,花时较长,花粉量大,有利异交结实; ⑤品质好; ⑥抗性好。

不育系和保持系选育的方法 ①远缘杂交核置换法 ② 回交转育 ③人工制保

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1)测交筛选法

(2)回交转育(定向转育法)

(3)杂交选育法:可人工创造新变异,使两个亲本的优点结合,选育出新的恢复系.杂交选育法是恢复系选育的主要方法。 (4)人工诱变

三系法配制杂种品种包括繁殖和制种两个过程,分别在不同的隔离区进行。繁殖田由不育系和保持系组成,主要目的是繁殖不育系种子,供下代繁殖和制种用。制种田由不育系和恢复系组成,主要目的是获得商品杂种种子供大田生产应用。 核雄性不育的应用

受细胞核不育基因控制的,与细胞质无关或者无法找到正常细胞质。

不能实现三系配套。

核雄性不育来源:自然突变产生不育株、理化诱变获得不育株。 1、隐性核雄性不育 2、显性核雄性不育 3、环境诱导核雄性不育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途径 : 杂交转育 系统选育 诱变选育

组织培养等方法。

11、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原则/条件 (一)选配强优势组合

1、满足品种三条件,即DUS 2、强优势:配合力、亲本性状 (二)亲本的纯度要高,异交结实率高 (三)杂交制种技术简单易行可靠

1、亲本的繁殖简单易行,便于保持亲本的纯度,提高亲本的种子产量; 2、杂交制种简单易行,制种产量高; 3、有健全的种子生产和管理体系。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

(一)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

(二)利用标志性状生产杂种种子 (三)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四)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 (五)利用雄性不育生产杂种种子

12、简述单倍体在作物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1、可加速遗传育种材料的纯合,缩短育种年限。通过获得单倍体后人工加倍,只需一个世代便可得到纯合的二倍体。 2、单倍体可以提高诱变育种效率。 单倍体可以使隐性突变在当代花粉植株上显现出来,便于选择;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 3、克服远缘杂种不育与杂种后代的疯狂分离。 把远缘杂种产生的少数有活力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染色体加倍培育成可育的远缘杂种。 4、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选择的效率。 5、培育异花植物的自交系

6、单倍体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对育种学及遗传基础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7、利用单倍体进行品种纯化。

13、 轮回选择的作用有哪些?试绘图并文字说明群体内半同胞轮回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轮回选择的作用

; 步选择之用;

第一年 原始群体(优良自然群体或人工合成群体) ↓

选100株(S0)以上自交得S1 -----测验种×S0 ↓ ↓ 第二年 室内妥善保存自交种子(S1) 测交种比较试验 第三年 互交区 根据测交种鉴定结果选出约10%最优

↓ 测交种相对应的S1,在隔离区进行互交 第一轮改良群体C1

14、何为群体改良?基础群体应达到哪些要求?

群体改良:对变异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和重组来逐渐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以改进群体综合表现的育种方法。 基础群体的要求

1、基础群体遗传基础丰富。基础群体类型要丰富、性状差异要大。

2、基础群体优良基因多。基础群体有利基因多、平均水平高,改良后的群体平均表现和优良个体的表现水平更高,才能保证群体改良的效果。

3、基础群体配合力较高。对于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杂交种品种的作物,改良后的群体主要用于选育自交系,而优良自交系的首要条件是配合力高。

15、试述一个垂直抗性品种推广后,抗性丧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品种抗病性丧失原因

(1)从病原菌看: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易变性产生了新的致病性不同的生理小种,使作物品种由抗病转为感病。

(2)从品种看:①由于品种的劣变②由于生产上栽培品种为病原菌的变异、寄生、保存、传播、流行创造了条件。

(3)从环境条件看:环境条件改变导致了品种抗性的丧失。

品种的抗性的稳定、持久的保持措施

(1)抗源轮换(2)抗源的合理布局(3)抗源的聚集(4)选育和利用群体抗性遗传复杂的品种。(5)选育和利用垂直、水平兼备的品种(6)要不断挖掘新基因,开展有组织的抗性基因聚合育种,增加持久抗病性,做到抗性基因的合理利用。(7)认真搞好良种繁育工作,严格防止品种退化混杂,以使良种良法相结合.

16、试述转基因育种的程序及其与常规育种技术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与常规育种技术相比,转基因育种在技术上较为复杂,要求也很高,但是具有常规育种所不具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此外,还可将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等生物制品。

搜索更多关于: 作物育种学复习题 的文档
作物育种学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aqcg02ssn207lq1bag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