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文学原典导读《圣经》复习资料
第一课
? 一、名词解释:
正典 : 圣经正典也是量度信心和实践信仰的标准。人可以把他们的生活与圣经所要求的作比较。再者,“正典”这词可以指圣经经文本身所必须符合的标准。 (圣经由66卷书组成——旧约39卷,新约27卷。)
七十士译本: 《七十士译本》是旧约的希腊文译本。成书日期可追溯到公元前200至300年,译本来自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其名称和缩写(LXX)的由来,是因为这翻译工作是由72位学者担任。
死海古卷: 1947年,一个牧童偶然在一个洞穴发现第一批死海古卷。考古学者接着探索临近的洞穴,发现更多的古卷。这些古卷可追溯到公元前100至200年左右。旧约每卷书(除以斯帖记外)至少有部分均有载录于这些古卷内。死海古卷也提供很多有关昆兰社群的资料;昆兰就是死海古卷被发现的地点。对于我们最重要者,是死海古卷确定了马所拉文本的可靠性。 英王钦定译本: 英文, 50人参予翻译
马礼逊译本: 1813年,马礼逊将《新约》译成于澳门,同年出版于广州;《旧约》系其与米怜合译,1819年译成。全书定名《神天圣书》,
于1823年在麻剌甲(今马六甲)出版。(文言文)
和合本: 中国近代圣经翻译的最高成就当推“五四”前夕出版的“官话和合译本”,1919年2月出版,此后很快在国内广泛流传,销量远胜于其它版本,逐渐成为中国教会唯一采用的版本。该译本为中国教会开创了白话文译经的新纪元,并对“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产生显著而积极影响。它的问世也标志着西方传教士中文译经的结束。 ? 二、简答题:
? 1、列举一个事例谈谈圣经与西方文明的关系。 ? 2、衡量正典性的标准是什么?
测试一:由先知或有先知恩赐的的人所撰写 测试二:是为历世历代的人而撰写 测试三:与之前的启示一致
? 3、简单比较基督宗教主要不同宗派在圣经经目上的差别。
? 希伯来文旧约圣经和英文旧约译本的内容相同。可是,彼此的书卷次序却不同。希伯来文版本把书卷分为三类:律法书、先知书和圣卷;而英文译本则把书卷分为五类:律法书、历史书、诗歌书、大先知书和小先知书。 ? 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以及新教都共同持有由后27卷组成的新约圣经。但对组成旧约圣经的书卷各自表明不同的意见。
? 天主教的旧约圣经中包括了新教中看不到的书。新教主张
这些书称为次经(apocrypha),它对信仰的属灵成长有帮助,但与旧约圣经中的其它书卷相比之下,次经没有那些书卷同样程度的权威。
? 4、在中文圣经流传历史上有哪些主要事件以及主要译本?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马礼逊、马士曼译本(二马译本) ? 官话和合译本
第二课
? 以圣经为基础,谈谈你对圣经中的神的观念的认识。 ? 比较中国古代神话和创世记第1-2章的天地和人类的形成。 ? 掌握几个基本概念:
内在性: 神的内在性在圣经中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神与世界和人类
密切相关,他亲自用双手创造人,并为人预备佳美的居所;神与他所造的人有着亲密的关系;时时刻刻关心人类;像我们人类一样神具有名字,我们人类可以称呼他。
超越性: 圣经中的神的超越性与内在性是对立统一的。神用话语创造
世界、普世之神护佑之神、超人之神
族长:族长指旧约中以色列人的祖先,特别是指亚伯拉罕、以撒和雅
各,以及雅各的十二子,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他们的故事记载于创世记之中。
神迹: 神直接干预人类历史并打断众所周知的自然法则的事件或活
动。
耶和华 :“耶和华”并不限指神性的某一方面:神就是神自己。此外,
神性不变。神是摩西历代先祖所崇拜的神(“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也是未来世代都会崇拜的神(但是实际上其中的具体意思并不明确。这四个辅音字母不可以从圣经之中去除,马所拉文本为了表示读音上的变化,借用Adonai,意为“主人”,将其中的元音用于其中,形成YeHoWaH,提醒读者不可以将之读出,只能够读之为Adonai。自16世纪开始,基督教传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YeHoWaH进入基督教的各种圣经翻译之中。)
主权 : 指神对天地人三才或整个宇宙均归于神的掌管之下,神是万
有的创造者、维系者和拯救者,他是永恒的君王,且对万物拥有无限的主权。宇宙存在的目的载于荣耀和称赞神。“主权”的内容主要包括:1、神无条件地拥有他所创造的万有;2、神的旨意具有无上的权威,万有必须顺服;3、神掌管着宇宙的万有,他是一切的主宰。神的主权主要体现为:1、神创造的行为;2、神的自我启示;3、神救赎的行为中;4、神在历史中实现自己的旨意;5、神自己是历史的终极与归宿以及人类幸福的源泉。
护佑 : 护佑亦称“神圣天道”、天意”、“天佑”、“神佑”。拉丁文原意
是“预知”、“预见”。圣经认为此系神赐恩的行为,藉此世上所有事件都被引导并安排,为要实现神的荣耀。这些事件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