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喻的前提,但是并不是神应许的条件。 三、要点:
神对亚伯拉罕的核心应许是“土地”、“后裔”和“万国得福”。 犹太教传统认为,安息日、彩虹和割礼是由神在人类历史上关键阶段亲自确立的三大立约标记。 第五课
? 基本概念:
? 神义论: “神义论”一词出自希腊文,由“theos”(神)和“dike”(公义)两个词 根所组成,意为探讨有关神的公义问题,但是现在一般认为该词指从犹太-基督教哲学和神学角度探讨这个世界普遍存在的苦难问题。神义论是旧约主题之一。但是,希伯来文圣经中并没有对应的词语。
? 恶 : 指不好、不善、不幸,指所有与幸福、美善完全背道而驰的现象,分为“自然恶”(natural evil)与“道德恶”(moral evil)。前者如火山、地震、洪水、饥荒、疾病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苦难;后者如战争、谋杀、道德败坏等人类行为及其引发的结果导致人类经受苦难。
? 谈谈约伯记中约伯友人的苦难观以及约伯的驳斥,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如何面对苦难问题。
苦难观: 1.
人受苦归因于人犯罪,所谓的义人的义不过是一种自我
感觉或幻想而已。 2.
人生而有罪,如果一个人是否实际上犯了罪,所有人均
不合乎神的法度和标转。 3. 4.
苦难对人有益处,是对人的约束而非惩罚。
因为恶人得福必不长久,所以约伯不可以将自己和他们
比较。 5.
神不可知,所以寻求神的公义和人类苦难问题是毫无意
义的。 反驳:
1. 约伯不认为自己有罪过,并质问他的朋友,如果他已经犯了什么罪,请他们一一提出
2. 约伯不认为人生而有罪。他认为,如果人生而软弱、在道德上败坏,其中的原因恰恰是神让人使然,如果因此要责难人,那么首先难逃其责的是神。如果神不喜欢人,那么为什么神要以各自磨难来折磨人:
3. 就苦难有教育意义而言,约伯认为苦难对有未来的人才有教育意义,如果一个像他自己那样已经得了不治之症,苦难还有何教益可言?这种道德改进论对于濒临死亡的人——约伯认为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不过是夸夸其谈。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对于约伯以及整个人类而言,其命
运就是毫无希望的死亡
4. 约伯认为恶人得福并非短暂,这种解释自欺欺人 ? 请根据旧约中的苦难观谈谈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或屠犹事件(Holocaust)
? 一方面,这场神人相遇事件进一步证实了神是超越人的神,神的质问和回答的内容尤为强调神的威严、权能为人所不能企及,另一方面,它又表明神与虔诚地抗辩神的人很近。如果人在苦难中与神同在并得到神回答问题,那么一切苦难问题均无须追问形成的原因,而要追问苦难会将人引向何处?如果苦难不是将受苦者引向自暴自弃、疯狂和颓废,而是引向关怀人的神,如果苦难不是将旁观苦难的人引向幸灾乐祸、冷漠和自私自利,而是引导他们分享他人的痛苦,采取行动来修复(tikun)这个世界,在医疗制度、法律政治制度上推行改革,而让世界变得和美,那么苦难就实现了它自身最高的意义。
第六课
? 基本概念:
? 虚空: 原意为水气或空气。主要涵义有:(i)短暂和空泛。(ii)不可靠、 脆弱。(iii)徒劳无益(iv)虚假传道书囊括了这里每一个含意。一切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不实在的;没有一种努力会带来永恒的满足;最大的喜乐
亦会如飞而去
? 结合传道书和佛教看虚空 第七课
? 希伯来语中的“爱”一词的基本含义
首先,它指人类的爱,例如父子之爱,对美食的喜爱,友谊,男女之爱。其次,它指神对人的爱,在旧约中特别指神对选民以色列人的爱。1、指忠诚,有时指真爱2、也是指毫无保留的爱,但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爱,而是指道德上的爱。3、与上述两种爱不同,它不是无保留的爱,而是指相互关系中的爱。 ? 结合雅歌谈谈什么是爱情。如果你现在有爱情故事发生,你如何建立你们的爱情?雅歌对你是否有一点启发? 第八课
? 名词解释:
? 托拉:“托拉”的涵义极为广泛,涉猎典籍、历史、宗教概念、伦理教导等, 有如下几种涵义:(1)在最狭义上说,指摩西五经或律法书1,即“成文托拉”(Written Torah)或“成文律法”(Written Laws)。(2)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指托拉经卷的内容以及一切神圣经书的内容,即整本希伯来圣经,例如诗篇1:2邀请读者日夜思想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