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 2011-2012-1学期 《非织造工艺学Ⅰ》期末复习范围
1、差别化纤维:指在原来纤维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其性能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2、假和:先把比例小的几种原料经一次或两次混合,形成一种新原料,再与比例大的原料进行混合
3、梳理环:(5个)锡林与工作辊、剥取辊之间形成一个梳理环,锡林带着纤维层与工作辊进行分配,剥取辊又把工作辊上的纤维层剥下来交给锡林,与锡林上的纤维混合在一起。
4、负荷分配:纤维从锡林向工作辊(或道夫)转移的现象。
5、成网:(干法)是指短纤维经梳理机后形成单网(单层网)或几层网,或由单网经铺网机折叠成厚网再去后加工。
6、针刺深度:指刺针穿刺线网后,突出在纤网外的长度。 7、步进量: 8、含固量 9、润湿
10、定向摩擦效应 11、假和
12、纤维负荷:指各梳理部件针面上单位面积内携带纤维的重量。G/m2 13、工作辊速比:锡林针尖线速度/工作辊针尖线速度
14、植针密度:也叫布针密度,是指1m长针刺机上的植针数。
15、克莱帕伦效应:(Clapeyron)高聚物分子受压时熔融所需的热量远比常压下多。
16、海岛比:也叫粘合面积比,是轧点总面积占轧辊面积比。
17、泡沫半衰期:是指一定的泡沫容积内部所含的液体流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8、工作液:喷洒粘合所用的粘合剂。
19、马利瓦特缝编法:将具有一定厚度的纤网喂入缝编区,通过缝编机件的相互作用,由缝编纱形成线圈结构,使纤网得到加固而形成非织造布。
20、浆粕气流成网技术:是以木浆纤维为主要原料通过气流成网及不同固结方法生产非织造布的一种新方法。 21、泡沫半衰期
22、发泡率:是指一定体积的带发泡液体的重量与同体积泡沫的重量之比,或发泡前液体密度与发泡后泡沫的密度之比。也称发泡比、发泡度或吹泡率。 23、喷洒粘合:就是采用喷洒的方法把粘合剂工作液施加到纤网中,再使纤网受热固化而得到加固的一种方法。
24、饱和浸渍粘合:纤网被输送到装有粘合剂的浸渍槽走中,纤网在胶液中穿过后,通过一对轧辊或吸液装置除去多余的粘合剂,最后通过烘燥系统使粘合剂受热固化。
25、印花粘合;采用花纹辊筒或圆网印花滚筒向纤网施加粘合剂的方法。 26、泡沫粘合:将制备好的泡沫状粘合剂均匀的施加到纤网中,受压后泡沫破裂,粘合剂被释放出来,并在纤维交叉处均匀分布,沉积形成很小的粘膜状粒子。烘干后粘合剂固化,得到具有一定强力的多孔性非织造布。
27、形变热:压辊间的压力和剪切力使出于一起滚钳口的高聚物产生宏观放热效应,导致纤维温度进一步升高,这就是形变热。
28、点粘合:刻花辊和光辊组合在热压黏合时,在凸轧点处纤维可以产生熔融粘合,形成点粘合结构。 29、粘合面积比
30、抄针负荷:仅存在于弹性针布,在大锡林针布最里层的纤维,不参与梳理。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非织造材料1、非织造布如何分类。
机械加固干 法化学粘合法热粘合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纺粘法湿 法园网法斜网法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热熔法热轧法机械法化学法热粘合法化学粘合热粘合印花法溶剂粘合法熔喷法膜裂法2、纤维在梳理机中的运动分析(沿针运动与绕针运动;梳理、握持、转移能力等)。
沿针运动是剥取与转移的基础。
绕针运动:纤维既不向针根运动又不向针尖运动,就产生绕针运动。
梳理角在77°-103°之间时,纤维既不向上运动也不向下运动,处于自制状态,产生绕针运动;小于77°向针根运动,大于103°向针尖运动,为沿针运动。
梳理机的三大作用:分梳(锡林与工作辊、锡林与道夫)尖对尖、剥取(锡林与刺辊、锡林与转移辊、剥取辊与工作辊、剥取辊与锡林)尖对背、起出(风轮与锡林,弹性针布)背对背 3、梳理机的喂入机构和喂入方式。
罗拉式梳理机的喂入系统由喂给罗拉和刺辊组成,盖板式梳理机的喂入系统采用喂棉罗拉和喂棉板结构;
喂入方式:称重式(自动喂毛机)、棉卷式喂入机构、容积式喂入方式(合成纤维)、气压式、
4、梳理前准备时纤维的混合原理。 时差混合
5、盖板式梳理机与罗拉式梳理机特点对比分析。 盖板式梳理点多,罗拉式梳理点少;
盖板式梳理区域是连续的,损伤纤维多,特别是长纤维;
盖板式梳理不仅除杂,还除去短纤维,罗拉式梳理基本上不产生短纤维; 盖板式梳理在盖板和锡林之间反复细微分梳纤维并混合,而罗拉式梳理的工作罗拉仅对纤维分梳、凝聚及剥取返回。 6、剥棉成网的方式。
机械剥棉成网(斩刀剥棉、罗拉剥棉、机械杂乱机构)、 7、化学粘合加固法分类。
饱和浸渍法、喷洒粘合、泡沫粘合、印花粘合 8、热轧粘合的三要素。 温度、压力、时间
9、针刺机分类;特别是按产品的形式分类。 平状刺针针刺机、环状刺针针刺机、管状刺针针刺机
10、常见非织造布相关聚合物、纤维及产品结构代码含义,如ES,CPC,SAP等。
ES:PE/PP皮心式双组份纤维
11、气流杂乱成网方式分类。
自由飘落式、压入式、抽吸式、封闭循环式、压吸结合式 12、缝编法织造原理。
是用经编线圈结构对纤网、纱线层、非纺织材料或他们的组合体进行加固而制成非织造布,属加固性缝编,或是在底基材料上加入线圈结构,使其取得某种效果,如毛圈、绒头、棱条等,此类属修饰缝编或称复制缝编。 13、缝编非织造布分类。 纤网型、纱线型、毛圈型
14、静电植绒工艺中,绒毛的植入方式分类。 交流电静电植绒;直流电静电植绒 15、短纤维非织造的成网方式分类。
单层网或双层网,或单网经过铺网机折叠成厚网再去后加工 16、非织造布和纺织品作为纤维制品,二者结构上的差别。 非织造布是以纤维的形式存在而纺织品是以纱线的形态存在于布中 17、纤维开松的两种主要形式。 握持式开松;自由打击式开松
18、开松机喂入和输出速度差与撕扯作用和开松效果的关系。 喂入和输出速度差越大,撕扯作用越强,开松效果越好。 19、梳理机上实现杂乱的两种原理是。 凝聚杂乱;高速杂乱
20、纤维原料加油水的方法;闷毛的作用。
把油剂稀释,以雾点状均匀地喷洒到纤维中,再堆积24--28h,使纤维均匀上油,达到润湿、柔和的效果。 闷毛作用:减少飞花,有利于生产环境,保障产品质量和工人健康。 21、常见的铺网机形式分类。
平行式铺网机、交叉式铺网机、组合式铺网机
22、纤维的什么运动是梳理的基础;纤维的什么运动是剥取的基础。 绕针运动;沿针运动
23、热粘合常用的纤维原料。 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聚乙烯等纤维 24、针刺和水刺主要部件的名称。 针刺机构、水刺头 25、剥棉成网的方式。 斩刀剥棉、罗拉剥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