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5 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1、根据废物处理计划,事先从废物储存料箱抽取将要处理的危险废物试样,根据其化学成分,有害废物性质进行实验室的稳定化/固化试验和浸出试验,以确定固化剂、稳定剂、水的配比,以指导下步的稳定化/固化处理工作。
2、废物、污泥和残渣采用2m3的钢制料箱盛装存放在稳定化/固化车间内,用叉车运至稳定化/固化的液压上料系统,将其翻转卸入搅拌机内。液压上料系统附有称量设备,自动计量废物重量并将其计量信息输送至控制室。
3、集中控制室(采用PLC控制)根据输入搅拌机的废物种类、
39
重量和实验室稳定化/固化试验初步确定的固化剂、稳定剂配比,分别向水泥、粉煤灰螺旋输送机和清水、稳定剂溶液计量泵发送计量指令,向搅拌机加入固化剂和稳定剂。水泥和粉煤灰用运输车上自带的设备送入储罐,经计量后采用螺旋给料机送至搅拌机,计量信息输送至控制室;已配制好的稳定剂(硫脲、硫代硫酸钠等)溶液采用计量泵输送至搅拌机,固体稳定剂经称量后直接加入搅拌机。作业顺序为先加稳定剂,后加固化剂。考虑到稳定剂种类的变化性,配备1个备用的稳定剂制备槽和1台输送泵。
4、将进入搅拌机的废物、固化剂、稳定剂和水充分搅拌混合。 5、搅拌均匀后的混合体经搅拌机下部卸料斗直接卸入固化体运输车运至安全填埋场填埋。
6、固化体在填埋区养护约5天后其抗压强度能达到5kg/cm2,养护约10天后其抗压强度能达到10kg/cm2,此时填埋机械可在固化体上进行填埋作业。 2.4.4.2主要工艺设备
1、选用一台工作容积11.5m3,搅拌容积23.2m3搅拌机 2、Ф3200×6500水泥储罐1个。 3、Ф2500×6000粉煤灰储罐1个。 4、螺旋输送机
为将储罐中的飞灰、水泥和粉煤灰输送至搅拌机,配备3台规格为?300×9000mm螺旋输送机,废物输送量0~19t/h,电机功率4kW。
5、清水贮槽和清水输送泵
40
考虑到要贮存部分渗滤液或地面、设备冲洗水,设置?1500×2000mm清水贮槽1个,采用玻璃钢材质,有效容积3m3。
选用1台J-1000/1.0-2.5电控计量泵,计量泵流量1000L/h,最大压力2.5MPa。
6、硫代硫酸钠制备槽和输送泵
硫代硫酸钠消耗量50t/a,选用?1500×2000mm制备槽(兼储槽)1个制备溶液,采用玻璃钢材质,有效容积3m3。
选用1台J-1000/1.0-2.5电控计量泵将硫代硫酸钠溶液输送至搅拌机。计量泵流量1000L/h,最大压力2.5MPa。
7、螯合物(硫脲)制备槽和输送泵
螯合物消耗量50t/a,选用?1500×2000mm制备槽(兼储槽)1个制备螯合物溶液,采用玻璃钢材质,有效容积3m3。 2.4.5 安全填埋场
从稳定化/固化车间运送至安全填埋场的固化体14000t/a,直接进入安全填埋场的危险固废100t/a,故填埋起始年填埋量为14100t/a(折合容积为10050m3/a),填埋场总库容为26万m3,服务年限为25年,废物堆填标高53m~71m。其中一期总库容10万m3,服务年限10年,废物堆填标高53m~65m。 2.4.5.1 生产工艺流程
填埋场分为多个小分区,分区填埋,固化体需在填埋场养护3~4
天并在养护期洒少量水,养护后才可推平、碾压,因此填埋作业拟采用分层、以条带状分单元进行,每条单元带宽度约10m,每层厚度0.3m,
41
填埋单元从主坝开始向内推进,平行于主坝填完第一单元带后接着向里填埋下一单元带,填埋3~4天后的废物采用多用途转载式推土机将废物推平,然后用压实机往返压实3~5遍。 2.4.5.2主要工艺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建设规模、场区条件和作业制度等因素,设计选择的主要填埋作业设备的情况见表2-5。
表2-5 填埋作业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 履带式推土机 功率97kW,工作重量11.6t 振动压实机 功率97kW,工作重量10.6t 洒水车 5000升 5t 自卸汽车 0.8m3 挖掘机 单位 台 台 台 辆 辆 数量 1 1 1 1 1 备注 摊铺推平 压实 降尘,全场合用一台 2.4.6等离子处理车间
等离子体无害化热解危险废物处置是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环保开发应用技术,该项技术采用了等离子体无氧还原高温热解法,与传统焚烧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温度高,能量密度大,处理效率高,废气排放量小(尾气排放仅为焚烧法的5~10%),设备体积小,使用简便。等离子体无害化热解处置危险废物技术适用范围广,可无害化处置有机溶剂废弃物、废矿物油、含多氯联苯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废药物、药品、农药废弃物、有机树脂类废弃物、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弃物、含有色金属、重金属的废弃物、石棉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生化武器等数千种有毒有害废弃物,尤其适用目前常规手段难以处理的危险废物。该项技术已经被国家环保总局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技部等部门推荐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具有重大意义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开发应用技术。
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