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选3份合集)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4:53: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国内某科技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Li+电池体系,该体系正极采用含有I-、Li+的水溶液,负极采用固体有机聚合物,电解质溶液为LiNO3溶液,聚合物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将液态正极和固态负极分隔开(原理示意图如图)。已知:I-+I2=I3-,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图乙是电池充电原理图 B.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变浅 C.充电时,Li+从右向左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ne-=+2nLi+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目已知负极采用固体有机聚合物,甲图是电子传向固体有机聚合物,图甲是电池充电原理图,则图乙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I3-+2e-= 3I-。 【详解】

A. 甲图是电子传向固体有机聚合物,电子传向负极材料,则图甲是电池充电原理图,图乙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A项错误;

B. 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I2也会的得电子生成I-,故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变浅,B项正确; C. 充电时,Li+向阴极移动,Li+从左向右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C项错误; D. 放电时,负极是失电子的,故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点睛】

易错点: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注意不要记混淆。

2.25℃时,某实验小组同学向铝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残留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用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B点开始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点前发生中和反应 B.BC 段沉淀质量逐渐增加

C.D 点后的反应为:Al(OH)3+OH﹣=AlO2﹣+2H2O D.E 点溶液中溶质主要是NaAlO2 和NaOH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可知,铝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残留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pH=2,溶液显酸性,则说明盐酸剩余,即A点溶液中含氯化铝和过量的盐酸;向残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NaOH和HCl反应:NaOH+HCl=NaCl+H2O,导致溶液的pH升高,即AB段;在B点时,溶液的pH=4,则此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即B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和AlCl3;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则NaOH和AlCl3反应:3NaOH+ AlCl3= Al(OH)3↓+3NaCl,即BC段,溶液的pH不变;在C点时,溶液中的AlCl3完全反应,继续滴

﹣﹣

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过量,故溶液的pH生高,即CD段,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据

此进行分析。 【详解】

A.铝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残留液中含有氯化铝和盐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最快,故氢氧化钠首先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A点前发生中和反应,故A正确;

B.铝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残留液中含有氯化铝,加入氢氧化钠之后,首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BC 段沉淀质量逐渐增加,故B正确;

C.CD段pH值突增,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则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故C正确; D.E 点溶液中溶质主要是NaAlO2 和NaOH,还有氯化钠,故D错误; 答案选D。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L 1.0 mol/L的Na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B.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与1 mol CH4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相等 C.1 mol NaClO中所有ClO-的电子总数为26 NA

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Na2SO4水溶液中,水分子也含有氧原子,故1.0L1.0mol/L的Na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4NA,选项A错误;

B.Na2O2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故1molNa2O2中含3mol离子,而1mol甲烷中含4molC-H键,选项B错误;

C.1molNaClO中含1molClO-,而1molClO-中含26mol电子,选项C正确;

D.标况下,6.72L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3mol,而NO2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3molNO2转移2mol电子,故0.3mol二氧化氮转移0.2mol电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状态是解题关键,易错点为选项D.标况下,6.72L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3mol,而NO2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3molNO2转移2mol电子,故0.3mol二氧化氮转移0.2mol电子。 4.下列制绿矾的方法最适宜的是用 A.FeO与稀H2SO4 B.Fe屑与稀H2SO4 C.Fe(OH)2与稀H2SO4 D.Fe2(SO4)3与Cu粉 【答案】B 【解析】 【分析】

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氧化Fe2+,加入铁粉可以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据此分析。 【详解】

A.FeO与稀H2SO4生成硫酸亚铁,Fe2+易被氧化成三价铁,A错误;

B.Fe屑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加入铁粉可以防止二价铁被氧化,B正确; C.Fe(OH)2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C错误; D.Fe2(SO4)3与Cu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产品不纯,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7H2O,二价铁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在制备与二价铁有关的物质时都要考虑防止变质,绿矾是FeSO4·

一般可以隔绝空气,或者加入还原性物质。 5.下列除杂(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A.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故A错误; B. 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故B错误;

C. 加热促进铁离子水解,生成的HCl易挥发,蒸干不能得到氯化铁,故C错误;

D. 氯化铁与氨水反应生成沉淀,则滴加氨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可除杂,故D正确; 故选:D。

6.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下来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B.为减少传染性,出门应戴好口罩

物质(少量杂质) KNO3固体(NaCl) NaCl固体(KNO3) FeCl3溶液(NH4Cl) NH4Cl溶液(FeCl3) B.B

操作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加热蒸干、灼烧 滴加氨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C.C

D.D

C.该病毒属于双链的DNA病毒,不易变异 D.该病毒可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答案】C 【解析】 【详解】

(精选3份合集)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b1vc5s5dr3ef8l940oa3cwgi893hn006h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