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举金同志优秀事迹介绍
唐举金,男,现年45岁,出生于1966年8月29日,中共党员,现任肖堰镇高峰完全小学校长。
自1984年高中毕业后,唐举金便回到家乡高峰拿起了教鞭,一干就是27年。九十年代初,几位在外发展较好的同学回到高峰,极力邀请他外出创业,并愿意提供帮助,他毅然拒绝,他知道自己这一走,家乡的孩子们不知又要多久才能等到新老师,耽误不起啊。没有犹豫,他选择了留下来。
领导也曾两次调他到镇上的学校工作,他都没舍得离开。因为他知道偏僻的高峰,是不容易让外来教师扎下根的,他舍不得养育自己的高峰人民。
昔日的同事走了一茬又一茬,有的到了镇上,有的调进县城,有的步入仕途,还有的下海经商。唐举金都没有动心,默默地耕耘着高峰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时至今日,27年如白驹过隙,唐举金桃李满园。他和同事们为高峰向外输送了1000多名学生,几乎占了当地人口的四分之一。
唐举金在工作上虽然兢兢业业、卓有成绩,但命运多舛。六年间,他先后送走了母亲、岳母及小女儿三位至亲。
2000年4月,唐举金的母亲突然脑血栓中风卧床,不能说话。是他把母亲从8公里外的峰山老家接到学校治疗,和妻子一起给母亲喂饭、喂药、解大小便,日夜轮流陪护,直至母亲于2006年离开人世。
2004年春,唐举金的岳母又不幸被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医生告知最多活3个月。而妻弟一家长年在外打工,无法回家照顾母亲,只能寄些钱回来,唐举金又主动挑起了为老人治疗和照顾的尽孝之责。那段时间,他白天备课、讲课、改作业,晚上和周末则往返26公里照料岳母。在唐举金的精心照料下,医生断定的三个月生命,奇迹般的延续了两年零七个月。
尽管照顾两位老人花费了唐举金的全部休息时间,也耗费了大量精力,但他在照顾老人6年间,从未耽误学生一节课,深受同事的敬爱。
送走了两位老人,还没等唐举金喘口气,不幸接踵而至。
2006年腊月十九,刚读初一的小女儿媛媛,腿和眼睛突然间肿得厉害。唐举金在安排好学校工作后,急忙带女儿上医院检查。经县人民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了及时给女儿治病,这一年,唐举金一家在县医院度过了他人生最难熬的第一个除夕。
女儿的病一直没有好转,且愈来愈严重,为了不耽误学校工作,唐举金只好利用假期带小女儿四处求医。四年间,他们跑遍了武汉、江苏、北京等地肾病医院。为了节约每一分钱,他和妻子常常站一天一夜的火车,吃女儿剩下的饭菜,住最便宜的房间,甚至蜷缩在医院走廊里。女儿的病情稍一稳定,他又匆匆赶回学校,查看校园、研究教学、备课上课,忙个不停。
2010年,小女儿病情恶化,只能依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每月的医疗费都在六千元以上,而此时,唐举金已是家徒四壁,债台高筑,面对女儿巨额的医疗费,他觉得自己就要崩溃了。
人间自有真情在。唐举金一肩挑着学校,一肩挑着家庭的事迹震撼了社会,感动着众人。为援救唐媛媛,2009年10月,肖堰镇7所学校的师生爱心捐助了2万元。2010年5月,全县教育系统又为她捐了5万多元,局长聂在荣同志亲自上门看望、慰问。来自社会各界的鼓励、帮助,点燃了唐举金近乎绝望的念头,再次坚定了一家人携手战胜
病魔的信心。为了让女儿的病能好起来,他们想尽了办法,他甚至考虑到把自己的一个肾给女儿。可是,经过医学检测,父女俩的肾竟然不配型,而妻子和大女儿的肾源又不符合要求。在等待肾源的日子,他让妻子陪女儿在医院保守治疗,自己则坚守在学校。
2010年11月7日上午,唐媛媛因肾功能衰竭,医治无效死亡。他和家人在极度悲伤中安埋了年仅17岁的女儿。送走女儿的第三天晚上,唐举金强忍着悲痛回到学校,走进教室。为了淡化失女之痛,白天,他把自己埋进忙碌的工作里;但一到夜晚,还是忍不住掩被而泣,潸然泪下。
痛失三位亲人的打击,丝毫没有动摇唐举金坚定的信念,更没有阻碍他前进的步伐。在经历了数重生离死别之后,他对人生、理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化作一腔滚烫的大爱,洒向高峰的教育。
面对困难,唐举金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工作中,他更像一根矗立在高峰的标杆,更像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引领高峰完小15名教职工克难奋进,铿锵前行。
2005年秋,学校唯一的英语教师调走,学校面临着停英语课的窘境。当时,已满39岁的唐举金主动请缨。从那以后,第一次接触英语的唐举金,常常把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看碟片、听录音,一学就是半天,忘了休息,忘了已到深夜。为了尽快记住英文单词,他和学生比赛,请学生监督。间周开展一次单词朗读和听写比赛,趣味英语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无比的热情,也使师生的英语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飞跃,全校英语成绩合格率竟达到95%以上。其他学科老师纷纷效仿,和学生同题作文、同文背诵、百米赛跑、歌曲联唱……师生共比赛、同提高,成了高峰完小一道靓丽的风景。
学校的兴盛在于教师。可高峰条件如此艰苦,怎样才能留住人呢?唐举金总是绞尽脑汁地以诚待人,以心感人,以情留人。
49岁的语文老师都正兴,因患精神病,语无伦次,无法正常上课。唐举金隔三岔五地前往15公里外的观音岩村探望。2009年工资改革时,都老师因病休手续不齐,被停发工资。得知这一情况后,唐举金带着都老师到市、县医院复查确诊,专程为他办齐了病休手续,使都老师的生活有了保障。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为重病教师幸世量争取困难救助指标,为60岁的李斌远老师准备退休离校前的生日晚餐,为带病工作的都小峰老师送上救济款......
唐举金就是以真诚和朴实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在他的带动下,高峰完小15名教师全部选择了坚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尽平生之力,为高峰多留下些希望。
对学生,唐举金如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尽管为女儿治病身负几万元的债,但他却常为单亲、特困孩子购买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有时还悄悄塞给特别困难的孩子零花钱。今年,唐举金多方争取了贫困生资助指标,将7920元资助款发放到24位困难学生手中。
对老师和学生,唐举金慷慨大方,解囊相助;但在使用学校公用经费上,他则是出了名的“抠门儿”。几年来,他在学校建设上精打细算,先后节约5万多元经费,建起了新大门,添置了监控器,加固了教学楼栏杆,装备了多功能教室。
按照唐举金的规划,高峰完小正在一步步地发生变化:蚊蝇滋生的旱厕,变成了干净的水冲式厕所;拥挤的小厨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餐厅;教学楼、师生宿舍,换上了漂亮美观的彩瓦。
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在全体高峰人的努力拼搏中,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2006年以来,全校教师课件、优秀论文、优秀教案有36人次获奖;学生在书画大赛、书信大赛中有18人次获奖;学校也10余次荣获县级先进单位。
“唐校长就是高峰的一座山,是他带领全体教师挺起了高峰教育的希望!”这是高峰完小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最真挚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