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略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意向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5 9:21: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意向性

作者:金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07期

“意向性”投射到小学古诗教学上具体表现为教师、学生、古诗(作者)之间相互关联的意识活动,即引导学生“私人的”意向性活动进入“公开的”意向性活动,促使学生从个体的模糊感性认识逐步转向明晰的理性认识。 一、读诗,唱响童梦的欢歌

在古诗教学意向性中,教师意向的体现就是营造一个能够容纳师生和古诗意向可以共存、相互滋养的环境。 案例:《峨眉山月歌》

师:李白怎么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呢?可奔腾的江水又怎会理解一个少年的情怀呢? 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江水的流速很快。

生:越快越能表现他不愿离开的心情。 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

叶圣陶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我们知道,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一个“知行”与“知情”统一的过程,诵读也不例外。教师作为学习的先行者和引导者,要理解和利用古诗的意向性,充分地创设一个利于学生感知和学习的情境。这个情境既要与本诗的情感基调有关,又要能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师生间有了对母语的丰富性和文化味的感受、沟通,教师的范读就为学生培养语感提供了条件。从这个层面上讲,教师和学生基于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认识,才能实现文本的平等解读和学习。 二、画诗,描绘出梦的镜像

想象画面是让孩子接近古诗艺术的重要环节。古诗的意向性具体表现在对意象的塑造上,从作者立场来看,他所创作的诗歌已然是超越于“景语”的“情语”,但立足于读者立场,特别是儿童读者的立场,如果没有可以依托的实物来感知,他们的体验必然是空洞的,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关注学生意向的重要原因。

搜索更多关于: 略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意向性 的文档
略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意向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bstg4ddh19jajq89mb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