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校高一化学竞赛试卷2套(含答案和解析)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1:07: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铵盐质量/g 含NH4HSO4、(NH4)2SO4/mol 产生NH3/mol 消耗NaOH/mol

10.00 X、Y X+2Y 2X+2Y 20.00 2X、2Y X+2Y 3X+2Y 30.00 3X、3Y 0.04 3X+0.04 40.00 4X、4Y 0 3X+0.04 因此3X+2Y=3X+0.04,解得Y=0.02mol,又115X+132Y=10.00,得X=0.064mol.则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56;

(2)由15.00 g铵盐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NH3可知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由上面讨论可知此NaOH溶液中共有0.232molNaOH,当铵盐质量为15.00g时含0.096mol NH4HSO4和0.03mol (NH4)2SO4,共有NH4+和H+ 0.252mol,故NaOH不足,此时产生

n(NH3)=(0.232-0.096)mol=0.136mol,NH3的质量=0.136mol×17g/mol=2.31g答: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2.31g,故答案为:2.31 g。

点睛:本题考查了工业制硫酸的基本原理,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硫酸工业尾气的吸收为载体考查化学计算,涉及混合物计算,过量问题的计算、范围讨论型计算、信息迁移型计算、NH4、H与NaOH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等知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性强,题目难度较大。 评卷人 ?0.064?2?0.02?mol?14g/mol10.0g×100%=14.56%,故答案为:

++

得分 六、综合题

44.氢气是清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以下两种制氢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1)方法一:H2S热分解法,反应式为:2H2S(g)2H2(g) + S(g) 、H,在恒容密闭

试卷第31页,总41页

容器中,测定H2S分解的转化率(H2S的起始浓度均为cmol/L),测定结果见图1,其中曲线a表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 、、H ______0(填“>”“<”或“=”)。

、若985 、时,反应经t min达到平衡,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tmin内反应速率v(H2)=________(用含c、t的代数式表示)。

、请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接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以CaO为吸收体,将生物材质(以C计)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相关主要反应如下:

I.C(s)+H2O(g)==CO(g)+H2(g)、H=+131.6kJ/mol II.CO(g)+H2O(g)==CO2(g)+H2(g)、H=-43kJ/mol III.CaO(s)+CO2(g)==CaCO3(s)、H=-178.3kJ/mol

、计算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的、H =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面1位);若K1、K2、K3分别为反应I、II、III的平衡常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 对于可逆反应 C(s)+2H2O(g)+CaO(s)

CaCO3(s) + 2H2(g),采取以下措施可以

提高H2产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适当的降低体系的温度 C.用特殊材料吸收氢气

、 图2为反应I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各气体体积百分含量随压强变化的关系图。若反应达某一平衡状态时,测得c( H2O) = 2c(H2)=\,试根据H2O的体积百分含量变化曲线,补充完整 CO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答案】(1):>(1分):

(1分)

B.压缩容器的体积 D.增加CaO的量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2分) (2):-89.7 kJ/mol(l分) K1·K2·K3(1分)

试卷第32页,总41页

:AC(2分):(2分)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1知,升高温度,H2S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的H2S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H>0。

:v=:c/:t,则v(H2)=v(H2S)=0.4c/tmol/(L?min);

:由图1知,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越来越接近平衡转化率,是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经过相同时间,就越接近平衡,转化率就越接近平衡转化率;

(2):已知I.C(s)+H2O(g)==CO(g)+H2(g):H=+131.6kJ/mol II.CO(g)+H2O(g)==CO2(g)+H2(g):H=-43kJ/mol III.CaO(s)+CO2(g)==CaCO3(s):H=-178.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I+:+:即得到反应 C(s)+2H2O(g)+CaO(s)数K=K1·K2·K3;

:A、可逆反应C(s)+2H2O(g)+CaO(s)

CaCO3(s)+2H2,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

CaCO3(s)+2H2(g)的:H=-89.7kJ/mol,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

平衡正向移动,H2产率增大,A正确;B、可逆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化的反应,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产率不变,B错误;C、用特殊材料吸收氢气,平衡正向移动,H2产率增大,C正确;D、因为CaO是固体,增加CaO的量,平衡不移动,H2产率不变,D错误,答案选AC;

:反应C(s)+H2O(g)═CO(g)+H2(g)中,每生成1molH2O就消耗1molCO,即增加1molH2O就减少1molCO,通过计算可知H2O每增加10个百分点,CO就减小5个百分点,因此图像为(见答案)。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图象与影响因素、盖斯定律等 45.苯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

试卷第33页,总41页

试回答下列问题:

(1)Mn2O3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Ⅰ是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发现,反应时间不同苯甲醛的产率也不同(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h 苯甲醛产率/%

请结合苯甲醛的结构,分析当反应时间过长时,苯甲醛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答案】增大反应速率 降低MnSO4的溶解度 稀硫酸 甲苯 蒸馏 利用甲苯和苯甲醛的沸点差异使二者分离 部分苯甲醛被氧化成苯甲酸

【解析】根据图示流程可知,甲苯与氧化锰、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苯甲醛,通过结晶、过滤分离出硫酸锰,对滤液进行油水分离、蒸馏操作获得苯甲醛,其中稀硫酸和甲苯可以循环利用,(1)固体Mn2O3与液态甲苯反应,接触面积小,反应速率较慢,故反应时需进行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速率;(2)所得混合物中含MnSO4 苯甲醛等,为使其分离需降低MnSO4的溶解度,所以需要冷却,

其目的是:降低MnSO4的溶解度;(3)由所给反应的流程图可知,参与循环操作的物质是稀H2SO4和甲苯;(4)甲苯和苯甲醛是相互溶解的有机物,可利用其沸点的差异,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5:由于醛基的还原性较强,苯甲醛易被O2等氧化成苯甲酸,故反应所用时间越长,产率越低。

点睛:本题主要从苯甲醛的合成为载体考查搅拌、过滤、结晶、蒸馏等基本操作的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图示制备流程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 76.0 2 87.5 3 83.6 4 72.5 5 64.8 试卷第34页,总41页

46.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压强(kPa) K的沸点(℃) Na的沸点(℃) KCl的沸点(℃) NaCl的沸点(℃)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上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________,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_。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______ (4)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2(s)+2I2(g)

NaCl(l)+K(g)一Q

13.33 590 700 53.32 710 830 101.3 770 890 1437 1465 TaI4(g)+S2(g) ΔH>0 (Ⅰ)如图所示,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2晶体,则温度T1____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

??(??)

【答案】 770℃ 890℃ 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或适当升高温度 ??=??(????) < I2 【解析】: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反应平衡体系中其他物质不是气体,钾为蒸气可以分离的温度,结合图表分析温度应控制在770℃-890℃之间,最低温度为770℃,钾为气体,钠不能为气体,最高温度不能高于890℃,故答案为:770℃<T<890℃;(2)为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应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进行,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适当升高温度都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故答案为: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适当升高温度。(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至 900℃时,钠为蒸气,平衡常数依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和化学平衡写出:Na(g)+KCl(l)

NaCl(l)+K(g);??=??(????)::4)由所给方程式可知该反

??(??)

应为吸热反应,通过题意温度T2端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为高温,温度T1端利于反应向

试卷第35页,总41页

名校高一化学竞赛试卷2套(含答案和解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by3w9pypr9mzf00wrvr0a0pl1szsm00hgh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