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9-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氮分子:2N B. 金的元素符号Ag
C. 硝酸根离子:NO3- D. 硫酸亚铁中硫元素化合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类回收垃圾,并将可燃物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B. 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 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 加高炼铁厂烟囱,可减少空气污染 3.实验操作技能越来越受重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D. 配制50克5%的NaCl溶液时,把称好的固体倒入到量好水的量筒中进行溶解 4.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B. 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C. 所有的饱和溶液升温都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 “波尔多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下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 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6.沙井蚝远近驰名,体内富含牛磺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也是防治孕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良药,其化学式 CXH7NO3S,相对分子质量是1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A. 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B. 化学式中x=2
C. 每个牛磺酸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 D. 硫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7.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总和不变 C. 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D.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4 8.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探究NaOH固体溶于水的能量变
化 B.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C.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D. 控制反应的停止与发
生
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 t1℃或t3℃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均含有40g甲物质 D. 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A B C D 氧化钙 CO2 碳酸钙 CO 高温煅烧 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NaOH溶液 Ca(OH)2溶液 通入CO2 Fe 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二、推断题
11.下图展示了物质A所属物质分类的化学性质共性,图示中A-F,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物质A浓度较大时,打开试剂瓶口会形成白雾,E为金属矿物资源提取量最大的金属,F是建筑材料,甲为毒性气体,乙和丙为光合作用的原材料,“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
(2)若反应①的现象为溶液变红,反应②的现象为溶液变蓝,则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B是________(填名称)。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甲具有吸附性黑色固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C+丙→F+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上图反应与转化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可多选)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E在自然界中能缓慢地形成D,条件是________。但E也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其现象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①将高锰酸钾和棉花装入装置A的试管中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为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填字母)
(3)某广口瓶上的标签已破损,只剩下“苏打”两个字,某兴趣小组将适量药品装入装置B中,添加稀盐酸,根据装置F中的现象________(请填写实验现象),可确定该气体为CO2 , 但仍无法确定广口瓶中盛放的药品是苏打,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进一步探究该药品的成分(假设药品无其他成分),兴趣小组在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该药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稀盐酸,记录如表: 锥形瓶内物质 实验编号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 质量/g ① ② ③ 碳酸氢钠 1 碳酸钠 1 药品 X V1 V2 V3 表中x=________;V1________V2=V3(填“>”、“<”或“=”),因此可确定广口瓶盛放的药品是“苏打”碳酸钠。
13.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用20片该药剂制成的固体粉末与40g稀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稀盐酸平均分成4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固体粉末剩余质量/g 教育资源
18.9
相关推荐: